2月19日,晉中市太谷區在對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返谷人員核酸檢測中,發現有5人初篩結果呈陽性,目前對5人密接人員的排查、檢測、管控及環境樣本采集檢測等工作均在全力進行中。
晉中緊鄰太原,人員往來頻繁,這條疫情消息無疑對太原的疫情防控工作發出了警報——疫情輸入的風險提升,必須高度警惕。
當前,太谷全區各小區(村)、單位已實行封閉式管理,并在防范區內開展了核酸檢測。可以說,接下來幾天,太谷的情況就會更加明朗。然而,我們決不能有等一等、看一看的思想,當下就要充分意識到疫情防控的嚴峻性和復雜性,寧可把困難估計得更嚴重,也要堅決克服麻痹思想和僥幸心理,從而將外防輸入的巨大壓力轉化為織密防疫網的巨大動力。
工作實不實,關鍵在細節。作為疫情防控部門來說,不能只看健康碼或被動地根據風險地區目錄來識別風險,而是要未雨綢繆,把風險想足,不給病毒以可乘之機。就如此次發生在太谷的疫情來看,16日23時起,呼和浩特的3個小區被調整為中風險地區,那么從呼和浩特這3個小區之外返回的人員用不用特別關注?答案是顯而易見的。
面對看不見的敵人,多一絲警惕,就少一絲風險。從省外返回的人員,尤其要繃緊“不讓病毒從我這里突破”這根弦,返回前后自覺進行核酸檢測,并且及時向社區等部門報備,還要做到不外出,積極配合有關部門的要求。而作為普通市民,也要提高警惕、相互提醒,盡量不參加聚集性活動,外出一定要佩戴口罩。
我就是我們,我們就是我。疫情防控,沒有旁觀者,人人都是參與者。只要每個市民都能做好自我防控,風險就會降低到最小,來之不易的局面也才能夠得到不斷鞏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