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上午,山西首例贊宜(XEN)青光眼引流管微創植入手術在山西愛爾眼科醫院完成。手術由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青光眼學組委員、山西愛爾眼科醫院副院長戴超教授實施,接受手術的是一名57歲的晚期開角型青光眼男性患者。隨著此例手術的成功實施,山西愛爾眼科醫院也成為全國少數可以開展這項手術的醫院之一,標志著山西愛爾眼科醫院在青光眼微創手術技術上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此次手術使用的是生物制藥企業艾伯維旗下艾爾建眼科的創新產品贊宜手術系統。贊宜手術系統由贊宜凝膠支架和贊宜植入器組成。其中,贊宜凝膠支架是用一種從明膠中提取的膠原制備而成的柔性引流管,長僅6毫米,外徑150微米,內徑45微米,而一根頭發絲的寬度約為120微米。
“手術中,手術操作者需將贊宜引流管預裝在植入器中,然后精準找到內路入口。看準植入位置后,通過微小透明角膜切口經內路植入,‘慢、準、穩’地推動植入器。引流管植入眼內后,一端在前房,一端在結膜下,直接將房水引流到結膜下,達到降低眼壓的目的。”戴超教授介紹,手術在目前最先進的3D視頻手術系統下進行,手術視野暴露好,植入過程流暢。

戴超介紹,此次接受手術的患者情況較為特殊,前期在手術方式的選擇上非常慎重,需要考慮兩個問題。
問題一:一般來說,晚期開角型青光眼患者眼壓普遍比較高,而這位患者的眼壓卻不是很高,如果采用傳統的手術方式,有可能因眼壓降太多,眼壓太低導致視網膜病變,時間一長可能引起眼球萎縮。
問題二:患者同時患有眼底病、全身皮膚病、晚期開角型青光眼,接受過心臟支架手術2次,長期服用抗凝藥物,手術需盡可能降低出血風險,最大程度地減少組織創傷及術后并發癥。
綜上,需要采用一種輕中度降眼壓的手術方式,同時兼具創傷小的優點,用最小的損傷達到適度降眼壓的效果。新型微創抗青光眼手術——贊宜凝膠支架引流管植入術成為最優選擇。
戴超介紹,與傳統小梁切除手術需要打開結膜及制作4*4mm大小鞏膜瓣相比,贊宜微創植入手術只需制作約1.8mm的微小角膜切口,由預裝了引流管的植入器經過前房植入結膜下引流房水,可以輕中度降眼壓的同時,幾乎不會損傷球結膜組織,術后無需縫合,最大程度地減少組織創傷及術后并發癥,減輕出血風險。
2月23日的復查顯示,患者眼壓在術前用藥的情況下由18mmHg降低到術后的10mmHg;患者術后視力、前房深度維持好,且無明顯不適癥狀。
戴超指出,贊宜微創植入手術的難點在于,醫生需要具有精細的內眼手術技巧和精準的眼內結構解剖功底。
戴超表示,目前全國范圍內能開展贊宜微創植入手術的醫院很少。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晚期開角型青光眼中低眼壓患者少;二是贊宜微創植入手術精細化程度極高,醫生少;三是進入中國時間短。
據了解,山西愛爾眼科醫院是省內較早開展房角鏡輔助下KDB刀小梁切開術、微導管引導360小梁切開術、微導管引導Schlemm管成形術、高能聚焦超聲睫狀體成形術(UCP)等微創抗青光眼手術的醫院,加上這次實施的贊宜微創植入手術,山西愛爾幾乎涵蓋了國內目前主流的微創手術方式。這些術式不僅在山西處于領先地位,在全國也位于前列。
據悉,贊宜青光眼引流管(“XEN?”)于2013年在歐洲上市,2016年在美國獲批。2020年3月26日,贊宜正式在中國獲批上市,2021年7月,“XEN?”正式商業上市,進入中國。截至目前,該產品已在20多個國家獲批,已有超過10萬例青光眼患者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