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太原新聞網 >> 綜合新聞

疫情防控一線,“消殺天團”拎“包”即戰!

來源:太報全媒體 作者:全媒體記者 賈軍紅 通訊員 劉璟琛 段斌 2022年04月26日 16:56

  “雖然每次消殺的地方不同,但要求都是一樣的: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不留死角……對街道、店鋪、單元樓垃圾桶、下水道等各個角落,進行地毯式消殺,確保不留盲區。”60歲的山西天龍志愿隊索旭東正在杏花嶺區封控區內進行環境消殺作業。

  “檢查防護,確保安全。”加藥、注水……一系列操作流程后,隊員們背著彌霧機分頭行動。50斤的“背包”背在身上爬樓進院,一桶藥液消殺下來,大家里里外外早已濕透。

  “接到任務立即開展工作,每天的工作量都很大,幾乎忙得停不下來,但隊員們密切配合,分工協作,很好地完成了每天的環境消殺任務。”山西天龍志愿隊杏花嶺消殺負責人武艷介紹說,每天15名至20名隊員,消殺面積達20余萬平方米。

  山西藍天救援隊是管控區、封控區內另一支消殺隊伍。4月15日晚,接到杏花嶺區武裝部的通知,該隊集合部分隊員組成杏花嶺一線消殺突擊隊。

  張天振是山西藍天救援隊的消殺“坦克手”。4月初,疫情發生以后,他將妻子與7個月大的兒子送回老家,投身疫情防控一線。

  高強度的工作節奏、高負重的消殺設備……防護面屏下,汗水流個不停。消殺現場,彌霧機、消殺坦克隆隆作響,陣陣白霧帶著濃郁的消毒液氣味,在四周彌漫,隊員們嚴格按照消殺作業操作要求,奔波于一條條街道、一棟棟樓宇。

  記者從現場了解到,曾經奔赴武漢抗“疫”一線的消殺“功臣”——防疫消殺“小坦克”,也被派往這次的消殺任務中。“小坦克”一小時可以處理超過4萬平方米的消殺面積,這是人力遠遠難以達到的,可實現遠程操控、定點線路無人駕駛及平行駕駛等操作模式無縫轉換,不僅能避免人工消毒可能帶來的交叉感染,也可節約人力資源。

  “街道、樓道、各類公共場所,特別是垃圾桶和下水道,著重消殺。”藍天救援隊負責人溫洪波說。據了解,街面、小區內的垃圾量,管控期間比平常翻了一倍。目前,15名清運人員擔負管控區、封控區日常保潔和垃圾清運工作。其中,8人負責道路清掃,7人負責垃圾清運。52歲的傅文忠是一名退伍老兵,負責垃圾清運工作。“每天三趟,拉到陽曲縣專門的垃圾回收站,來回一趟需要三個來小時。”老傅告訴記者。

  擋風玻璃處擺放著的黨徽,迎著朝霞熠熠生輝。當記者問及是否覺得辛苦時,老傅笑著說:“大家都辛苦,就是希望疫情趕緊過去,垃圾清運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環節,做自己的一份貢獻而已。”

  見過黎明,踏破黑夜。穿街過巷,他們在封控區、管控區每條街道、每個小巷留下足跡,堅持全面徹底、應消盡消、不留死角,逆行的“背包俠”一直在路上。

(責編:鄢妮)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安市| 阿巴嘎旗| 鸡东县| 定南县| 永和县| 德格县| 嘉义县| 阳城县| 花垣县| 博白县| 苍梧县| 仙游县| 永和县| 石首市| 古浪县| 郎溪县| 稻城县| 四子王旗| 徐闻县| 广平县| 左贡县| 肃宁县| 原阳县| 湘潭市| 泰宁县| 连云港市| 崇义县| 灵丘县| 绥江县| 丽江市| 凤台县| 棋牌| 原平市| 青铜峡市| 蕉岭县| 三江| 蚌埠市| 颍上县| 宁明县| 乃东县| 应用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