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太原新聞網 >> 新聞縱橫

迎澤區新南二社區獲中宣部表彰

文化活動火起來 居民日子嗨起來

來源:太原日報 作者:侯慧琴 2022年04月29日 08:52

  “咱社區被中宣部表彰啦!”連日來,這一喜訊在老軍營街道新南二社區傳遞。中央宣傳部辦公廳、文化和旅游部辦公廳、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剛剛發布了《關于表彰第九屆全國服務農民、服務基層文化建設先進集體的決定》,新南二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被評為先進集體,這是我省唯一獲此殊榮的社區(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新南二社區曾榮獲過“全國文化先進社區”“省級文明社區”等榮譽稱號,感受過該社區文化活動的人,紛紛被“實力圈粉”。

  講“活”“微黨課” 傳遞正能量

  “1938年,我母親當上稷山縣犧盟會婦救會秘書,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動員婦女抗日,做軍鞋支援前線。在反掃蕩中,母親被日寇抓捕。審訊中,她從容應對、機智巧辯,經地下黨營救免遭更大災難……”年過八旬的呂良老人,講述著母親的故事,句句深情。隨著講述,這個革命家庭的故事也徐徐鋪陳在大家腦海中,讓人難以忘懷。

  這是新南二社區的“微黨課”。新南二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位于迎澤區文源巷。穿過一層寬敞的辦事大廳,宣傳文化室、市民教育室、黨員教育室、未成年人文體活動室等多個功能室依次分布。

  黨員教育室“紅色主題”顯著。社區堅持“開門辦黨課”,老革命、學校教師、黨員都可以在這里講述自己身邊的故事,談談對黨的理論的理解。除了黨員,普通居民也可“推門參加”“開窗聽講”。“看一節紅色電影、聽一段講話原聲、講一個黨的理論、談一下認識感悟、唱一首愛國歌曲、寫一篇強國金句”活動豐富多彩。

  此外,該社區還組建了紅色故事宣講、烈士家書誦讀、革命歌曲傳唱、革命精神宣講、“老班長”故事宣講、紅領巾“小喇叭”宣講等6支宣講小分隊,開設“庭院黨校”,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活動有“檔次” 文化結碩果

  “暖風拂柳柳如煙,碧水行云云影閑……”一摞摞詩刊擺在社區圖書室,隨意翻開一頁閱讀,詩意流淌而出,這是新南詩社的活動結晶之一。

  “上班時我就喜歡寫東西,但從來沒有系統學習過詩歌格律。在新南詩社,跟著張老師,我才知道了啥是格律,該怎么用。誰說我們老年人退休了只能看孫子、曬太陽,在詩社,我們個個是詩人,從生活中尋找詩意!”4月27日,75歲的孟潤生說。

  他所說的張老師正是新南詩社的創始人之一,目前已年近九旬的張志中。2010年,離休老干部張志中、雜志副主編董威威看到社區缺乏文化活動,與社區主任商議后,依托社區辦起詩詞班和書畫班,由張志中為大家義務講課。2013年3月,又成立了新南詩社。每周定期學習、作詩、交流,詩社從只有幾人,到現在已有上百名成員。既有退休干部、教師,也有家庭婦女。一位奶奶輩的成員說:“原來只知道整天圍著鍋臺轉,自從參加了詩社,腦子里不再只是琢磨買什么菜,就連做飯也能想到作詩!”

  曾擔任省文聯《火花》月刊編輯和記者,以及《九州詩文》副主編、副社長的董威威擅長寫小說,但對格律詩基本是外行。辦起詩社后,跟隨張志中一路學習,她學會了寫詩、詞、曲。最近,她的《董威威詩文集》將付印,其中僅詩詞曲賦就選了500余首。“在詩社,我們找到了更高的精神追求!”

  現在的新南詩社,包括青峰詩社、新南三立書畫院、新南藝術團,并先后出版了10期《心聲》詩刊,96期《新南微刊》,22期《青峰微刊》以及21期《新南三立書畫微刊》。

  “詩社既傳承了中華傳統優秀文化,又通過詩詞曲宣傳真善美,凈化人們的心靈!”對此,新南二社區黨委書記王慧娟高度贊揚。

  社區巧“搭臺” 居民來“唱戲”

  優雅的長裙、長長的黑辮子,楊杰看上去怎么都不像一位63歲的老人。“是跳舞發掘了我的潛力,讓我心態更年輕!”楊杰天性喜靜不喜動,剛退休時,她更喜歡獨自在家待著。看她不出門,閨蜜李桂梅拉著她去跳舞。李桂梅是社區舞蹈隊隊長,義務教大家民族舞已多年。

  剛開始,楊杰只是跟著大家瞎比劃,跳了半年,她突然發現,自己內心深處是喜歡舞蹈的。跳舞讓她更加自信,也找到生活中新的樂趣。現如今,楊杰已是舞蹈隊的“實力擔當”。

  而楊杰和李桂梅不光愛跳舞,她們還喜歡唱歌,聲樂老師正是75歲的邢玉珍。“邢老師自己唱得好,教得也好!”聽著大家的稱贊,笑瞇瞇的邢老師連連擺手。 “唱歌是人的天性,我只不過幫大家組織和整合一下。”邢老師曾接受過專業聲樂學習,在省直機關系統也頗具盛名。從2003年開始,她義務教授居民唱歌。她既是老師,也是合唱時的指揮,雖然忙得團團轉,但看著大家在歌聲中找到快樂,邢老師也因此而開心。

  社區有位阿姨常年伺候老人,有時候心情不免郁悶,就跑到邢老師的合唱團唱歌。唱著唱著,緊皺的眉頭舒展了,那些郁悶也隨之排解。對此,85歲的丁士翠很有心得。她面色紅潤,一臉豁達地說:“我當了一輩子醫生,從醫學角度來說,唱歌既抒發情感,對肺部也是很好的保健,非常快樂!”

  合唱團不僅在社區活動,還常常走上全市的舞臺去傳遞快樂和熱情。

  天天有排練 月月有講座

  在該社區,這樣的群眾性文體隊伍共有10支。新疆舞團、馬姐模特隊、葫蘆絲社團……社區提供場所和便利,居民根據自己的愛好和興趣選擇參加。從周一到周五,社區里絲竹音樂、詩詞吟誦聲不絕于耳,讓人感受到滿滿的活力。

  此外,社區每月都開展國學、民俗文化等不同主題的講座,并開辦周期性的茶藝、瑜伽、沙畫、書法、插畫等課程。社區還積極挖掘轄區資源,聯合太原電影公司打造紅色電影基地,每年為居民放映紅色電影5場次,觀眾累計達2000余人次。

  距離社區辦公室幾百米開外便是太原市第三十七中學校,為了提升青少年道德修養,積極參與社區文化建設,從2014年起,社區還每年組織兩次青少年“道德銀行”活動,每次活動9場,每年共持續2個月。青少年志愿者既幫助了弱勢群體,又從社會實踐活動中收獲心靈成長。國學歷史知識、防暴恐知識、心臟復蘇急救、國防教育、心理疏導知識……“道德銀行”活動已成為社區的一個特色文化品牌。

  “春聯萬家”文化惠民、年俗非遺文化展、元宵節猜燈謎、端午節包粽子、重陽節敬老……社區還利用民俗節日,傳承傳統文化,傳遞溫暖親情。針對不同群體需求,社區開展親子互動、“時代新人”歌曲合唱、好書分享會、創文明城市詩詞展、媽媽故事匯、詩歌朗誦比賽……大大增進了居民間的情感交流。

  “在家門口就能參加這么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幸福感滿滿的!”居民馬密芬臉上都是自豪。

  “現在,大家的物質生活已經非常豐富,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高漲。如今,我們獲得了榮譽,但絕不會止步于此,而是繼續努力,今后多角度創新服務,加快社區文化建設的步伐,以滿足不同文化和年齡層次居民的需求!”社區黨委書記王慧娟表示。

(責編:鄢妮)
主站蜘蛛池模板: 商城县| 福清市| 拜泉县| 甘泉县| 钦州市| 乡城县| 廊坊市| 宣威市| 南丹县| 五常市| 名山县| 铜鼓县| 开封市| 万盛区| 法库县| 铜鼓县| 饶阳县| 台南县| 岳池县| 芦山县| 炎陵县| 兴安县| 佳木斯市| 郴州市| 宁晋县| 晋州市| 通城县| 西峡县| 云林县| 漠河县| 镇江市| 同心县| 塔河县| 浏阳市| 神木县| 马边| 昌平区| 黔西| 康定县| 施甸县| 平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