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消息,“十四五”期間,我市圍繞太忻一體化經濟區建設,推動各縣(市、區)、開發區發揮比較優勢,實現區域間融合互動發展,把太原建設成為在全國有重要影響力的新型工業城市,在工業高質量轉型發展上率先蹚出一條新路子。
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太原城市群建設,太原都市區被賦予打造全省核心引擎的歷史使命。市委、市政府持續實施工業強市戰略,綜改示范區、太忻一體化經濟區支撐作用突出。在此背景下,我市制定《太原市“十四五”工業高質量發展規劃》,努力打造國內一流裝備制造重鎮、材料加工之都、智慧產業名城,把太原建設成為發展均衡、優勢突出、在全國有重要影響力的新型工業城市。
圍繞建設國家區域中心城市,我市統籌優化產業布局,建設特色鮮明的產業集聚區。《規劃》確定,太忻一體化經濟區(太原片區)發展方向為:按照省委打造山西中部城市群發展“北引擎”戰略部署,圍繞“一軸一區七集群”產業發展布局,依托陽曲—尖草坪—古交、杏花嶺—迎澤—萬柏林兩大組團發展基礎,推動大盂啟動區、中北高新區、陽曲轉型發展產業園區的產業互動和產業鏈上下游合作,打造產業重要承載地。重點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信息技術、綠色能源產業集群。
同時,圍繞太忻一體化經濟區建設,推動各縣(市、區)、開發區發揮比較優勢,錯位發展,促進區域間融合互動、融通補充。
城六區重點以產品設計、技術開發、精密加工和技術服務為主體,構建現代工業體系。小店區重點聚焦信息產業、裝備制造、新材料、醫藥健康、智能制造等領域;迎澤區重點建設全市生產性服務業核心區;杏花嶺區重點發展高端裝備、釀造產業,壯大數字經濟、樓宇經濟、總部經濟;尖草坪區重點發展先進裝備制造業和新材料合成加工產業,萬柏林區重點發展裝備制造、軌道交通、機器人產業;晉源區重點建設大數據產業園區、綠色包裝印刷產業園區、醫藥產業園區。
三縣一市中,古交市加快發展合金材料產業,打造大宗固廢綜合利用產業園區、循環經濟產業園區;清徐縣加快發展磁性材料、鎂合金材料、釀造產業,依托清徐經濟開發區,突出“以化領焦”,發展精細化工,打造“氫都”“碳谷”和“溶劑之城”;陽曲縣以轉型發展產業園為依托,重點發展新材料、新能源、裝備制造、食品加工等產業,打造新型工業集聚區;婁煩縣重點發展新能源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和生態環保型工業。
綜改示范區打造“一核兩翼”的體系。“一核”即中部產業整合區,重點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生命科學、光電、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制藥等高新技術產業。“兩翼”即北部陽曲產業園區與南部瀟河產業園區,陽曲產業園區重點發展先進裝備制造業、生物基新材料、碳基新材料、綠色食品、智慧能源產業。瀟河產業園區重點發展高端裝備制造、半導體新材料、新能源汽車、航空新材料、3D打印材料、信息網絡技術、生物醫藥等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