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我市50余項市政工程建設,創建一個又一個優質工程項目;承攬緊急建設任務,施工隊伍24小時輪軸轉,高質量如期建成……作為太原市政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勞務隊組長、今年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李佳帶領的隊伍素來以能打硬仗出名。
克服疫情 保證工期
不久前,清徐縣因疫情停工停產,在清徐縣負責四個居民小區、兩條道路改造工程的李佳急在心上,有勁使不出。
“清徐的工程耽誤久了,很可能影響工程按時交工。”那段時間,李佳的焦急是有原因的,“保質保量、按時完成任務是對合作單位負責,是我們多年來對自己的嚴格要求,也是我們這支隊伍的核心競爭力。”
壓在他肩頭的還有山西大學校園改造工程。今年以來,李佳天天去工地,調配施工人員、機械和工程材料,保證各個環節銜接緊密,不誤一點工期,力保工程在山西大學120周年校慶舉行前交付。清徐工程停工,李佳便抓材料準備、人員調度、調整計劃,以便一開工就能心無旁騖趕工期。
進入5月份,清徐的工程終于能開工了。李佳馬不停蹄,進入全天候工作模式。
“昨天晚上兩點多才從工地回來。”李佳告訴記者,“為了搶回失去的時間,每天早晨召開的例會提前一個小時,所幸前期工程抓得緊,雖然耽誤了半個月的工期,后面只要抓緊,工期還是有保證的。”他的語氣里充滿自信,而這份自信來源于他帶領的這支能征善戰的施工隊伍。
“錦繡太原”建設有我
2014年1月份,李佳臨危受命,接到太原市北中環橋東路四條輔路的道路鋪設工程。“時間緊、任務重,隨時面臨下雪導致路面結冰難以施工的情況,當時沒有工程隊愿意承攬這個項目。”李佳說。
“既然接下任務,就要完成、干好!”在李佳的帶動下,大家將帳篷扎在施工道路旁邊,不分晝夜加班加點搶工期。施工期間,大家身上的棉衣自始至終沒脫過,只要有施工材料就不停地干,材料用完,抓緊時間休息補覺,等下一撥材料運回來,繼續奮力干。最終,這支能打硬仗的隊伍不僅圓滿完成建設任務,還提前兩天交付工程。
在市奧體中心地下管網鋪設工程施工中,工地地下水位一直降不下去。工人們脫下衣服,下到1米多深的水中施工。整整一個星期,他們天天泡在水中作業,克服困難,完成工程建設任務。
勝利東街東延,大同路、濱河東西路、中北東街、正陽街、太茅路、和平南路拓寬改造及北中環橋、攝樂橋、晉陽橋、迎賓橋、汾東污水處理廠、八河治理……我市50余項市政工程,包括眾多省級和市級重點工程,都有李佳和他的隊伍留下的足跡。
勤學不輟 百煉成鋼
李佳出生于河北保定唐縣高昌鎮莊頭村一個普通農民家庭,從小家中比較貧困。2004年,他來到太原市政務工。憑著吃苦耐勞的精神,在行業內嶄露頭角。但僅僅能吃苦是不夠的。他邊干邊學,先后掌握市政工程識圖、測量、質檢、瓦工、木工、鋼筋工等技能,并走上管理崗位。2016年,李佳自考成人大學,加強工程技術方面的學習。利用日常的空閑時間,年底和年初工作相對輕松的時段,李佳加緊學習,努力掌握更多的專業知識。在市政重點建設工程項目施工中,他發明改進二十多條施工工藝和方法。
在李佳辦公室的墻上,榮譽證書占據半壁墻面。“先進工作者”“優秀農民工”“先進個人”“文明標兵”“愛崗敬業先進個人”……2020年,他被國務院農民工工作領導小組評為“全國優秀農民工”稱號。
在太原市創建文明城市工作中,李佳帶領“農民工創城志愿服務隊”上街擦護欄、撿煙頭、擺放單車,盡力為自己奮斗的城市貢獻一份力量。
在家鄉唐縣,李佳的家庭獲得“道德模范”和“十佳道德模范戶”家庭稱號。他不負眾望,2004年以來,先后帶領家鄉2000余名農民工在太原市工作,帶領大家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