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水管網是城市的“命脈”之一,如同“血管”般為千家萬戶提供生命之水。在供水安全的眾多“守護者”中,孫曉軍是優秀一員。從普通的巡檢工人到太原供水集團小店營銷分公司巡視工段段長,孫曉軍十三年如一日扎根一線,用心用情守護一方城市水脈,先后獲得“太原市五一勞動獎章”“山西省機冶建行業金牌工人”“山西省五一勞動獎章”。燙金的榮譽證書見證著他一路走來的擔當與堅守。
精于職守練就“火眼金睛”
巡檢是整個供水安全保障體系的“崗哨”,負責及時發現供水隱患、分析排查、協調聯絡搶修。孫曉軍所在的巡視工段負責著小店營銷分公司轄區380平方公里的供水管網日常巡檢、施工監護等工作,管線長度313公里,井室數量4502個,工作范圍橫跨汾河兩岸。
“就算休息也不會跑太遠,24小時待命已經習慣了。”孫曉軍笑著說。半夜電話鈴聲響起就要趕到現場是家常便飯。厚厚的工作筆記本跟隨他多年,打頭的幾頁管線圖格外顯眼。“這是剛參加工作的時候手繪的,”孫曉軍打開了話匣子,“為了盡快上手,每天上班跟著師傅穿梭在責任區,回來就趕緊畫圖,將每條街巷的空間布局、管線長度、井室間距、重點點位清晰標記出來。”
日復一日的一線巡檢,孫曉軍練就了“火眼金睛”。管線沿線有無明漏、地面塌陷現象,井室內外各類設施是否完好,井蓋是否有丟失、損壞、埋壓,管線周圍環境有無變化,維搶修結束后現場恢復是否到位,各類施工是否有危害供水設施安全的行為等,孫曉軍“看”一眼,就能快速發現。“看和看是不一樣的!重要的還是責任心。”準確判斷一個問題,背后是成百上千次的經驗積累。
這份責任心,在多次重大活動賽事供水安全保障中發揮了關鍵作用。二青會期間,孫曉軍和同事們連續3個月奮戰一線,經歷了驚心動魄的搶修過程。2019年8月7日,二青會開幕式前一天。孫曉軍和同事們在對山西省體育中心供水管道進行摸排中,敏銳地發現東門附近墻根處的DN250鋼絲網架PE管三通位置管道開裂,井室內水位快速上升。泡水的井室旁就是開閉幕式的發電機組,不及時修復極易引發井室被水沖塌、路面塌陷,甚至大范圍停電事故,后果不堪設想。問題發現后,各保障部門通力合作,歷經12小時晝夜搶修,終于在開幕式當天早7時30分將險情排除。孫曉軍懸著的心終于放了下來。
“曉軍巡檢”擦亮黨建品牌
2021年,在分公司黨總支的帶領下,“曉軍巡檢”品牌正式亮相,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用精益求精的態度全力保障轄區供水安全,成為工段全體巡檢人的共同目標。
準時到崗巡街,4502座井室的查看拍照、上傳系統,分析排查、聯絡檢修,一系列動作一氣呵成。盡管各種流程早已爛熟于心,大家依舊一絲不茍地完成著每一項工作。2021年度,工段發現并處置各類隱患400余處,轄區用戶用水服務品質得到了極大提升。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孫曉軍日常工作中的創新管理。
為了把上級制定的“街長制”落實到位,孫曉軍制定了巡視工段“街長制”管理辦法,將轄區劃分為14個區、3個小組,每個區設置一名街長。分到“責任田”的街長同時領到了“任務”:每周至少發現兩處隱患,與電、氣、暖、環衛等部門巡查人員建立“聯絡網”,互設AB角,保證供水管網巡視無死角、不缺位。街長劉翔手里就有份厚厚的“賬目表”,上面清楚地列出責任區間內的街道數量、位置范圍、管徑名稱、井室數量、管線長度、隱患處置情況等。網格化管理,責任落實到人,建立獎懲制度和工作臺賬,對外暢通信息連通渠道……“干好責任田,全力保供水”,一系列深入細致的管理動作讓團隊面貌煥然一新。
隨著城市配套設施建設持續加快,供水管網敷設的延長,新建供水管網、老舊供水管網、用戶庭院管線出現的各種問題,給供水管線巡檢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曉軍巡檢”充分將黨建與業務學習緊密融合,每周雷打不動的例會時間成為發現問題、交流經驗、碰撞想法的平臺。管網巡檢基礎在“巡”,落實在“檢”。隨著“曉軍巡檢”品牌影響力的不斷提升,比學趕超、真干實干的氛圍在工段內日漸濃厚。
大到大型賽事的保供水任務,小到居民家跑水隱患排查,無論是烈日炎炎還是風雪交加,孫曉軍忙碌的身影穿梭在大街小巷,牢牢守住了供水安全保障的第一道關卡。
“我們的工作就是用強烈的責任心,微小卻不可或缺的力量,讓汩汩甘泉流入千家萬戶。”孫曉軍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精一行是十三年供水巡檢工作最樸實的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