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實施縣級試點工作考核優秀的縣(市、區、旗)名單”公布,尖草坪區上榜,系我省唯一。
自2020年12月22日被確定為全國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試點以來,尖草坪區按照建設“青年奮斗之城”的目標,探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試點工作新路徑。
“三個專項”精準發力
作為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試點,尖草坪區同時承擔了“基層團組織改革”和“社區青春行動”兩項全國試點。該區以專項摸底、專項工程、專項考核“三個專項”,構建起推進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工作機制。
“青聽青力青為”行動,這是尖草坪團區委開展專項摸底的一項創新載體。該區多次召開青年代表座談會,征集大家在思想引領、學校教育、婚戀交友、就業創業、權益維護等方面的意見建議。同時,在尖草坪團區委微信公眾號發布“急難愁盼”征集通告,收集來自全區青年的各類問題460條,點對點聯系職能部門、屬地鄉街,推動問題解決。
與此同時,尖草坪區全面實施“十大專項工程”,包括青年強基、青年建功、青年融入、青年護航、青年提質、青年服務、青年健康、青年歸巢、青年文化、青年保障。
在青年強基工程中,4000余名青年參與網上主題團課學習。該區從各行業、各系統中遴選100名優秀青年,組建黨史宣講團,面向青少年群體開展“黨史青年說”活動,引導全區青年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在青年建功工程中,結合村(社區)“兩委”換屆,推動青年入選“兩委”,比例達到100%,為青年回歸家鄉、建設家鄉提供平臺;在青年融入工程中,探索“模擬人大”“模擬政協”活動形式,暢通青少年參與政治、反映訴求的渠道;在青年護航工程中,通過青少年模擬法庭,引導青少年逐步養成知法、學法、懂法、守法的良好習慣;在青年提質工程中,統籌推進鄉村寄宿制學校建設,在籍孤兒實現免費寄宿就讀。為783名生活困難的殘疾青年辦理生活補貼和護理補貼。
在青年服務工程中,開展專項招聘活動,發放青年就業創業補貼資金5萬余元。650余人次參與青年職業農民果樹種植、栽培和蔬菜安全技術培訓;在青年健康工程中,對全區116家學校食堂及學校周邊小餐飲單位開展檢查,建立全區各學校心理教育三級預防體系,繼續鞏固和推廣軟式棒壘球項目在各中學的發展;在青年歸巢工程中,建立衛生系統技能人才庫280人,其中14到35歲青年35人。統籌謀劃重點項目90項,支撐歸巢學子創業;在青年文化工程中,開展經典誦讀活動,推出黨史故事特色欄目,開辦“游山西、讀歷史”公益講堂等,豐富青年文化生活;在青年保障工程中,為節假日堅守工作崗位的300余名職工送去“暖心禮包”,點亮全區300名兒童的“微心愿”,為培智學校47名殘障兒童捐贈冬衣。
尖草坪區將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試點工作納入各相關單位目標責任專項考核,根據工作任務明確考核內容,進一步壓實工作責任,推動各單位形成落實規劃任務的主動性,確保試點工作有序推進。
“四個全覆蓋”營造環境
按照“構建完整的青年發展政策體系”的根本要求,尖草坪區構建政策、平臺、隊伍、服務“四個全覆蓋”支撐體系。
聚焦人才就業、教育“雙減”、托幼、婚戀、權益保障等青年發展的“急難愁盼”問題,尖草坪區18個區直部門聯手,打出一攬子政策“組合拳”,出臺24項普惠性政策,加大引進青年人才的培養力度,明確“接收高校大學生在我區開展實習實訓,給予不低于1000/月生活補貼”等“人無我有”的人才政策。
堅持落實黨建帶團建的各項要求,依托全區55個村和77個社區的黨群服務中心“千平方米”工程,在全省率先實現“青年之家”全覆蓋。結合各村和社區團員青年的實際需求,針對性開展特色服務、特色活動,全年共舉辦各類服務、活動1200余場,參與青年2.3萬人次。
在區、鄉、村三級團組織換屆后,35周歲以下的青年干部達到290名,占比58%;13個鄉鎮、街道團(工)委班子成員共有32名,均為35周歲以下優秀青年干部,基層青年事務的隊伍力量得到極大充實。
除了為青年提供就業創業、婚戀交友、技能培訓等服務外,依托宇文武社火、崗北秧歌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發揚,打造了青少年技藝傳承培訓服務。依托“雙減”政策實施,在有條件的村和社區提供愛心托管等教育服務。依托工業實力雄厚、商貿服務業新興發展的特點,打造特色創業服務。
下一步,尖草坪區將繼續在“形成實實在在的政策倡導成果”上下功夫,針對人才、就業、雙減、創業、婚戀、維權、托幼、學習、志愿服務等方面,加大有影響力、有落實力的政策研究制定,做到建章立制、常態長效,建設實至名歸的青年奮斗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