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年李大爺發現自己手有點抖,沒有什么特定的存在情況,也無法緩解,雖然不影響日常生活,但因為以前從來沒有出現過這個癥狀就比較關注。自己看電視節目和網絡上了解到有些老年人手抖是因為帕金森病,癥狀沒有任何改善,于是來到北大醫院太原醫院(太原市中心醫院)門診就醫。
手抖就是帕金森病嗎?

手抖,神經內科的專業學名稱為震顫,是一種主動肌和拮抗肌交替或同步收縮產生的無意識、節律性的震蕩性運動。在日常生活中,人們認為手抖就是帕金森病,但實際上,震顫分為很多種情況。比如生理性震顫:焦慮、情緒緊張、疲勞等情況下出現的肢體震顫,休息或放松情緒后好轉。如果是年輕人,必須除外甲狀腺功能亢進,一定要完善甲狀腺功能。意向性震顫:當肢體在活動時出現的幅度較大的頻率在4-5赫茲的震顫,越靠近目標,震顫越明顯,上肢更為嚴重,常見于小腦及腦干的病變,除震顫外也有共濟失調、吟詩樣語言等癥狀。靜止性震顫:被認為是帕金森病的特征性表現,表現為頻率為4-6赫茲的震顫,手指搓泥丸樣動作,靜止時出現,活動時加重,睡眠時消失。但不管出現哪種情況,一定要及時于神經內科就診。
不抖就不是帕金森了嗎?
同樣,臨床上可以看到很多病人不存在手抖,那就一定不是帕金森嗎?不一定。實際上帕金森的運動癥狀除了靜止性震顫外,還有運動遲緩、肌強直、姿勢平衡障礙。如果一個人動作緩慢、吃力,做重復動作時幅度和速度均逐漸減弱,寫字越寫越小、說話語速變慢、語音低調、表情呆板、“面具臉”、身體發僵、走路時擺臂幅度減小,一條腿拖拽,步幅變小,在走路時啟動、轉彎均緩慢,或者走路時步幅小但越走越快,往前沖,均需要警惕。即使不存在手抖,也有帕金森病的可能,及時就診非常有必要。
科室簡介
神經內科汾東一病區設有卒中門診、眩暈門診、睡眠門診、記憶門診、運動障礙特色??崎T診。醫、教、研相結合,目前已發展成基礎扎實、梯隊健全、亞??圃O置合理的神經疾病診療病區。
學科特色
1、神經系統疑難疾病診療平臺
聯合國家級、省級專家建立“神經系統疑難疾病診療平臺”,打造家門口的名醫聚集地,患者不出太原,享受全國的醫療技術服務。
2、腦卒中多維診治模式
聯合神經外科、神經康復、心理診療團隊,建立“卒中一、二級預防--急性期治療--卒中康復--卒中后心理干預”的多維度診療模式,協助患者克服疾病帶來的軀體和心理問題,回歸社會。
3、睡眠與認知障礙MDT診療中心
MDT多學科聯合對睡眠、認知障礙等腦科學熱點領域開展研究和診療,是我市目前已實現雙腦科(神經-精神MDT)查房的特色病區。
4、神經重癥和神經感染免疫診療中心
精湛的醫學專家及扎實細致的醫護隊伍,規范化的重癥診療管理,為神重患者提供高效、精準的治療,提高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