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太原新聞網 >> 今日聚焦

助力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 山西亮出開放“新路徑”

來源:太原日報 作者:李靜 2022年08月25日 06:55

  省商務廳、省發改委日前發布《山西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對內對外開放和交流合作專項規劃》,將推動開放平臺能級提升,培育參與國內國際競爭合作新優勢,強化對黃河流域開放的引領帶動功能。

  到2035年,山西將全面構建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在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走出去引進來,打造內陸地區對外開放新高地。

  參與“一帶一路”

  以“一帶一路”建設和RCEP為契機,結合我省轉型發展需要,以打造綜合物流樞紐為節點,加快推動我省優勢產能向國際市場拓展,不斷擴大我省特色優勢產品的國際市場份額。

  主動融入國際物流網絡,提前布局中亞、中歐線路重要節點,進一步加強我省與“一帶一路”沿線和東盟國家的航空、鐵路口岸合作,打造“一帶一路”國際貨物運輸樞紐。支持先進裝備、新材料、小雜糧、干鮮果等品牌產品出口,鼓勵出口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和RCEP成員國家設立海外倉。推動對“一帶一路”和東盟國家“走出去”,結合東南亞和中亞地區發展需求,推動我省煤炭、鋼鐵、水泥等我省優勢產能走出去,帶動涉煤設備、技術、標準和服務“走出去”。

  完善經貿合作平臺,將“山西品牌絲路行”活動作為服務我省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平臺,助推我省優勢產能、特色產業、名優產品和文化旅游“走出去”。

  融入重大戰略

  充分發揮京津冀一體化重要成員作用,立足我省區位優勢,依靠京津雙核心,深化晉冀分工合作,積極對接創新資源,大力推動生產要素流動,形成產業互補、要素互融、成果共享的協調聯動體系。

  “南下”攜手粵港澳大灣區,推進數字經濟領域合作,聯合打造跨行業跨領域跨區域工業互聯網平臺,推動疾病防治、公共安全、新型城鎮化、文化體育等重點領域智慧應用。加強跨境電商、綠色金融、文旅康養、生產性服務業等領域交流合作,引進粵港澳大型物流企業,積極參與我省現代物流集聚區、新興特色專業市場、跨區域多式聯運中心建設。

  “東進”對接長三角地區,加強文化旅游交流合作,建設面向長三角地區的旅游康養基地。支持長三角地區大型裝備制造企業在我省設立研發制造基地。深入開展工業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領域合作,加強產業配套協作,促進我省數字化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

  加強省區交流

  加強與沿黃省區交流合作,以山西中部城市群為核心,著力提升省會城市首位度,高起點建設太忻一體化經濟區,加快打造山西中部城市群發展的“北引擎”,圍繞雄忻高鐵和108國道,打造我省融入京津冀和服務雄安新區的重要走廊。

  突出先進制造業定位,重點打造全國知名的新材料產業集群。強力支持山西轉型綜改示范區發展,大力實施千億產業培育、全產業鏈培育、高成長性企業培育、未來產業培育“四大工程”,打造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發展高地,充分發揮在全省和太原發展中的示范引領作用。加快推動太原晉中一體化發展,合力打造太原榆次太谷城市核,形成輻射中部城市群、引領全省的活躍增長極和強勁動力源。

  推動省內城市間開放合作,強化城鎮、交通、環境等方面對接,謀劃實施重大項目,協同打造開放發展增長極。

  推進招商引資

  創新招商引資方式方法。持續推進小分隊精準招商,瞄準目標地區龍頭、上市領軍企業,著力引進一批產業鏈長、附加值高、帶動性強的產業項目和專精尖配套項目。

  推動區域合作縱深發展。深化與日韓、德法、港澳等國家及地區的交流合作,宣傳推介我省投資環境、重點招商產業和項目。加強與校友會和商協會合作,借助清華、北大等重點高校山西校友會平臺,聯絡我省高校在省外校友組織體系,促進考察對接和項目合作。

  大力承接產業轉移。堅持鏈式招商與集群招商并重,推進優勢產業鏈建鏈補鏈延鏈,實現縱向做強做長產業鏈條,橫向做精做大產業集群,促進特色優勢產業集中集聚集約發展。以鏈長制為抓手,重點培育具有生態主導力的產業鏈“鏈主”企業,增強“鏈主”資源融合能力。

(責編:張凱)
主站蜘蛛池模板: 齐齐哈尔市| 武汉市| 莆田市| 卢龙县| 孟州市| 古田县| 淄博市| 金华市| 南漳县| 鄂伦春自治旗| 大同市| 锡林郭勒盟| 贵德县| 通州市| 观塘区| 扬中市| 阿图什市| 高阳县| 闽清县| 锦州市| 乐亭县| 西丰县| 当雄县| 尉犁县| 新化县| 兰溪市| 客服| 苍梧县| 和林格尔县| 车险| 海丰县| 霍城县| 湖北省| 边坝县| 巍山| 专栏| 山东| 静宁县| 木里| 剑河县| 新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