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過后,走進太原市晉源區北瓦窯村,防滲水渠縱橫交錯、水流清澈,房前屋后整潔劃一、綠樹成蔭,田間地頭隨處可見黨員干部忙碌的身影。
北瓦窯村有黨員48名,很長一段時間里,村里黨員自主學習能力差,參與村級事務意識淡薄。村黨支部制定并實施《黨員積分制考核管理辦法》后,黨員爭先創優的良好氛圍逐步形成。積分制根據黨員參加組織生活、主題黨日,交納黨費等日常表現以及參加義務勞動等情況進行打分,通過累計積分、公開晾曬和實施獎懲的方式,實現黨員考評從“模糊界定”變成“精準評價”。
“以前開個黨員會都召集不齊人,現在村里的大事小情大家都積極參與。”老黨員牛明生說。黨員們積極投身疫情防控、志愿服務、村容村貌整治,村黨支部的戰斗力、凝聚力和號召力不斷提升,村民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大增強。
基層強則國家強,基層安則天下安。為了進一步提升基層治理能力,晉源區建立了區委黨建工作領導小組領導下的組織架構體系,17位區領導包聯12項重點項目,109位領導干部包鎮包村包戶。劃分24個黨建聯建區域大網格、392個全科小網格、1821個微網格,成立網格黨支部131個、黨小組261個,實現“支部建在網格上”。建立科學完善的村(社區)黨組織書記考評機制,實施農村黨員積分制管理,使黨員管理有了“硬杠杠”。
晉源區鄉大城小,村集體經濟的強弱直接影響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成色。晉源區堅持把“清化收”作為加快實現鄉村振興的切入點和突破口,開展農村集體經濟壯大提質行動。
西邵村位于晉源區南端,以前各類企業占據了全村80%的集體土地,土地出租費用很低,導致村企矛盾、干群矛盾不斷加深。其中,合同不規范問題尤為突出,致使村集體經濟嚴重受損。新一屆村“兩委”班子以化解占地矛盾、規范村企合同破題開局,全面摸底匯總農村集體經濟合同存在的底價不均、口袋合同、年期超長、面積超占等各類問題。村里成立了專項工作領導小組,聘請第三方專業律師團隊,全面審查所涉合同,并聘請第三方專業測繪團隊實地測量各家地塊兒面積。目前,西邵村28份合同全部清理規范,村集體每年收入可達195萬元,比“清化收”前每年增收171萬元。“土地承包費提高了,村民口袋鼓了,村集體經濟也富裕了。以前是1毛錢掰開花,現在是謀劃著怎么把錢花出去為村民辦實事、辦好事。”村黨總支書記王志忠說。
截至目前,晉源區55個行政村重新摸排合同2824份,預計可實現新增資源性收入894萬元。通過“清化收”工作的深入推進,晉源區理順了體制機制,化解了風險矛盾,提升了基層治理能力和水平,村集體經濟進一步壯大。
花塔村的稻田里,秧苗長得正歡。村民們笑稱,這一畝畝稻田是他們的“致富苗”。在村黨總支的帶領下,花塔村一邊建設完善稻田公園,一邊發展晉祠大米上下游產業,形成了從育秧到加工的全產業鏈。張年鳳在村里開辦的稻米加工廠打工,說起如今的好日子喜上眉梢:“不用出遠門,守著家還能多掙份錢,日子越過越有奔頭了。”隨著稻田公園及晉祠大米知名度的提高,花塔村還將特色農業與傳統文化相融合、將休閑觀光與鄉村文化相融合,不斷探索“民宿餐飲+農業休閑”的致富路。2021年,全村人均收入1.7萬元,村集體經濟總收入達到210萬元。
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是夯實黨在農村執政基礎、增強農村基層黨組織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的重要舉措。眼下,晉源區正大力推進“稻花城”項目,發展壯大晉祠大米、晉源花卉、特色果蔬等特色產業,大力推廣魚菜、魚花綜合種養示范項目,加快建設中藥材交易中心。以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為目標,一幅鄉村振興的動人畫卷正在晉源徐徐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