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穿越時空,永志不忘;使命,接續擔當,催人奮進。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治國有常,利民為本。為民造福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
鏗鏘有力的話語,字字有分量,句句是要求。我省黨員干部群眾認真學習黨的二十大報告,從報告的字里行間汲取力量,紛紛表示,要自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二十大精神上來,矢志不渝、篤行不怠,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負時代、不負人民。
堅持人民立場 讓獲得感成色更足
“李大爺,您訂的餐到了,您查收一下。”每天中午,家住晉中市榆次區晉華街道新建東社區的居民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到“助餐微服務”。
去年以來,榆次區積極探索建立“民生微服務”工作機制,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區民政局牽頭建立微服務平臺,以“小事情”撬動“大民生”。
黨的二十大開幕以來,報告中提出的“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深入群眾、深入基層,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舉措,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成為大家熱議的焦點。榆次區各街道、社區主動學習,加強常態化摸排居民需求,精準高效開展社區服務。針對居民出行不便,西南街道打造了便民“微市場”;針對基層矛盾調解,錦綸街道成立了“社區法官工作站”;針對特困群眾,路西街道開展了愛心接單行動,全區逐漸形成了服務基層群眾“一街道一品牌、一社區一特色”。
平順縣虹梯關鄉北秋房村,以前,這里是一個產業蕭條、交通閉塞的傍山小村落。如今,這個小村落“化繭成蝶”,走出了一條特色鮮明、活力強勁的“黨建+旅游+產業”融合發展新路徑,變化的不僅有逐年增長的收入,還有村民與日俱增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北秋房村第一書記王立朝表示,作為駐村第一書記,自己要帶領父老鄉親一起領會好黨的二十大精神,貫徹好、落實好報告要求,緊緊圍繞抓產業、促就業,通過現有資源的科學整合,讓北秋房村的精品項目不斷推進、人居環境持續優化、鄉風文明有效提升,推進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全面振興,讓父老鄉親的錢袋子越來越鼓,為鄉村振興貢獻更大力量。
這幾天,針對嚴峻疫情形勢,大同市民政局以辦好民生實事為第一要務,及時啟動應急救助預案,號召各類志愿者積極參與疫情防控相關工作,成立了“大同助老應急救助隊”,對老弱病殘等特殊群眾開展應急救援,確保每一名群眾能夠順利渡過疫情難關。
大同市民政局辦公室主任余志甫說,作為與民生領域密切相關的部門,將認真落實報告要求,從人民群眾的企盼和要求出發,扎扎實實做好相關工作,努力增進人民福祉,以實際行動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添磚加瓦。
踐行人民共享 讓幸福感更可持續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必須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勵共同奮斗創造美好生活,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這一要求,將為人民群眾的幸福感打下更堅實的基礎。
夜色降臨,寒風瑟瑟,晉城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隊支隊長孫建軍和特警們正緊張而有序地開展各類巡邏,確保人民群眾安全。
孫建軍表示:“我們將珍惜時代機遇,永葆奮斗精神,努力踐行‘對黨忠誠、服務人民、執法公正、紀律嚴明’的總要求,永遠保持人民警察忠于黨、忠于國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認真落實社會面巡邏防控‘四項機制’和‘1、3、5’分鐘快速響應機制,織牢織密全域覆蓋、整體聯動的防控網絡,扎實做好街面巡邏防控提升工作,持續維護社會面治安秩序穩定,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走進定襄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掃黃打非·護苗”中小學生繪畫展正在展出,200余幅主題突出、色彩斑斕、極具童心童趣的畫作躍入眼簾。一時間,這里成了人們凈化心靈、弘揚正能量的“打卡地”。
“報告提到以人民為中心,讓我深深感受到黨中央對廣大人民群眾的深情厚誼。”定襄縣委宣傳部副部長劉小苗說,作為一名宣傳思想戰線上的基層工作者,更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以敢為真為的擔當勇氣,持續建強基層文化陣地,為基礎文化發展注入生命活力,不斷豐富文化內容載體,為人民群眾提供更為豐富、更有營養的“精神食糧”。
“增加致富渠道,讓鄉親們的口袋再鼓點,這些大家最關心的事,報告都有部署。”平定縣副縣長趙苗懷說,聆聽了報告,他倍感振奮,深受鼓舞。
趙苗懷表示:“下一步,我們將立足鄉村產業、突出生態優先、體現以人為本,加快實施一批農村道路、數字鄉村、村級綜合服務設施、農村人居環境等重點工程項目,深入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扎實開展鄉村振興示范創建,穩步提升鄉村宜居宜業水平,用鄉村建設的實際成效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回應人民期盼 讓安全感更有保障
“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提高公共服務水平”……處處以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
“就業就是最大的民生,關系到千家萬戶的幸福。”運城市人社局黨組書記、局長李旸翻看著收看黨的二十大開幕時做的筆記,激動地說,“運城市將繼續把穩定和擴大就業作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頭等大事,著力在實施就業優先戰略、落實就業優先政策上下功夫做文章求實效,持續深化‘人人持證、技能社會’全民技能提升工程,大力拓展線上線下公共就業服務體系,普及推廣‘零工市場’促就業先進經驗,讓廣大勞動者憑借一技之長,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增收,過上想要的幸福生活。”
呂梁市正在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年內要完成129個老舊小區改造,實施既有住宅加裝電梯20部、住宅節能改造10萬平方米等項目。啟動建成區海綿化改造,實施路網暢通工程,謀劃永寧老城歷史街區改造項目,打造講述‘呂梁故事’、尋覓‘老城記憶’的亮麗名片。”呂梁市住建局局長曲曉東表示,將認真學習貫徹報告,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二十大精神上來,將呂梁逐步打造成最具活力、最具吸引力的宜居宜業城市,著力提高人們的生活品質。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進政策。正在單位門診檢查工作的朔州市朔城區婦幼保健院院長洪興月告訴記者:“我們將因地制宜,完善服務項目、服務功能,提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做好‘孕產婦健康系統管理’和‘兒童健康系統管理’,持續推進農村婦女免費宮頸癌、乳腺癌篩查等工作,開展特色項目,更好地為婦女兒童服務。”
在辦公室的電腦屏幕前,侯馬市上馬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賈奇瑜記錄著報告要點。“作為一名基層干部,身處服務群眾的第一線,要時刻不忘初心使命,俯下身子當好群眾‘勤務員’,傾聽群眾心聲,解決群眾訴求。”她信心倍增,“我將緊密結合報告內容,聯系實際工作,堅持強黨建、穩農業、抓項目、利民生,全力推進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專項行動走深走實,不斷提高基層精細化服務管理能力,千方百計為群眾排憂解難,不斷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