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當前 他們站在最前線
全副武裝 他們不間斷忙碌
面對高風險 他們義無反顧
這是醫者的使命和責任
隔離病區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北大醫院太原醫院(太原市中心醫院)隔離病區是集中收治中高風險區、居家隔離、集中隔離患者的病區。國慶前夕,由于太原市疫情的再次出現,本已恢復平靜的隔離病區又再次喧囂起來,開始陸續收治紅黃碼患者,惡性腫瘤、主動脈夾層、心力衰竭、腎衰竭、肝衰竭、肝性腦病、腦梗死、腦出血、骨折、氣管插管……如今的隔離病區更像是重癥監護室。
工作有序 全力救治
滾氧氣桶、治療、翻身、吸痰、搶救……汗水濕透了他們的臉頰,眉毛上掛滿了汗珠,唯能聽到的是他們重重的呼吸聲。醫護人員每天都要穿上厚厚的防護服工作5、6個小時,又因為患者數量的增多和病情的危重,加班加點更是常事,經常每天只吃一頓飯、只上一次廁所。
“隔離病區內的患者疾病種類復雜,病情危急,這對于我們是極大的挑戰。幸好有多學科的協助,讓我們的救治有了底氣!”隔離病區主任郭長城說道。為了滿足這些特殊人群得到及時的救治,醫院在保證正常醫療的同時充分發揮多學科協作和專家組會診的方式,實現醫療救治全程無縫隙、無缺位、無延誤。

“21日凌晨,疲憊不堪的我剛進入夢鄉,就被電話鈴聲吵醒。霍靜,有個上呼吸機的患者病情危重,請盡快趕往醫院。我‘艱難’地爬起來,從隔離酒店飛奔到醫院。隔離病區燈火通明,郭主任正在聯系麻醉科為這位外地返并車禍重傷脾切除意識不清的患者進行插管;護士們也在做著準備工作,靈活著滾著氧氣筒;郭歡、盧佳欣兩位醫生緊急調試著呼吸機的參數。搶救工作緊張而有序,患者生命跡象一點一點的恢復,當家屬得知患者情況好轉時,瞬間淚流滿面,醫護人員的心里也升出了陣陣暖意。”

一個個感人的故事每天都在隔離病區發生。自10月1日到25日,隔離病區共收治患者46人,其中特級護理1人、一級護理24人;病危3人、病重20人、監護29人;手術3人、氣管插管2人、搶救4人。在隔離病區20多天高強度的工作狀態下,醫護人員嚴格按照疫情防控流程,盡全力為患者提供專業、安全的醫療服務,24小時隨時“備戰”,用實際行動踐行醫者的使命與責任。
隔離病毒 不隔離愛

由于隔離病區的特殊性,患者必須單間隔離,不能隨意走動。危重患者可以有一個陪侍人進入,也不能隨意離開病房。這樣更加重了醫護人員的工作量,除了日常的疾病救治,更多的時間是對患者及家屬的生活照顧。護士們一趟一趟的打水、熱飯、遞送物品、搬運患者……閉環管理也讓患者和家屬們的情緒時常煩躁不安,醫護人員還承擔著患者及家屬的心理疏導及情緒照顧。他們不但是醫療專家、護理能手、心理疏導員、更是搬運工、修理工、清潔工、消殺工。

與危險最近的地方,滋生出無數的暖心。每一個患者的信任,每一個患者的治愈,都讓隔離病區疲憊的醫護人員感到安慰。即使防護口罩在臉上壓出一道道深深的壓痕,護目鏡把前額壓得隱隱作痛,他們無怨無悔。選擇堅守隔離病區,他們只有一個心愿,那就是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每一名患者能夠健康平安地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