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地參觀了風格梁戰役碉堡,觀看了紀念館圖文解說,內心深深被觸動,一定要教育孩子們加倍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走出風格梁戰役紀念館,尖草坪區實驗小學的王老師感慨地說。
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專項行動開展以來,尖草坪區風格梁村將革命文物保護與集體經濟發展結合起來,打造出“紅”色文旅、“金”色小米和“綠”色林果的產業融合“三色招牌”,著力推動村級集體經濟壯大提質。
“古村落”化身紅色“打卡點”
“紅色是風格梁最靚麗的底色,我們發揮紅色資源優勢,變‘紅色資源’為‘紅色動能’,著力將村莊打造成有紅色資源可看、有革命故事可講、有振興前景可期的紅色旅游村莊。”風格梁村黨支部書記蔡松捷說。
風格梁村充分挖掘紅色文化內涵,加強革命舊址的保護修繕利用,將紅色傳承、旅游開發與集體經濟壯大結合起來,悉心設計精品研學路線,串聯展廳觀摩、碉堡探尋、主題采摘等內容,精心打造集實地參觀、現場教學、實踐鍛煉為一體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賡續紅色基因,講活紅色故事,助力產業發展。
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立以來,先后接待黨政機關、村社、學校等團體280余批次,共計3800余人。風格梁村已經成為黨員干部群眾聆聽紅色故事、致敬支前模范的紅色“打卡地”。在發展紅色旅游的同時,村民通過銷售李子、蘋果、玉米等農產品,戶均增收1000余元。
“小米粒”鋪就金色“致富路”
風格梁村屬于山地氣候,這里種植出來的小米顆粒飽滿、米香濃郁。“紅色旅游發展起來了,自家種的小米也有了銷路,農閑時還能在村里的糧食加工坊打工掙錢。”小米種植大戶邢滿心說。
村里利用生態優勢,堅持“黨支部+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思路,由黨支部領辦產業合作社,按照公司、合作社、農戶分別入股60%、30%和10%的比例,成立風格梁村效民雜糧商貿有限公司,負責提供專業化的統一收購和品牌營銷。風格梁村經濟合作社負責指導農戶種植、加工、儲存和包裝等,發展特色小米種植產業,實現了由“單打獨斗”到“抱團致富”。
同時,依托區里的省校合作平臺,村里邀請農業專家和學者實地開展技術指導,提高小米產量,探索出一條訂單式種植、品牌化營銷的小米特色經營之路。
現在,風格梁小米供不應求,成了周邊十里八村的“搶手貨”,2022年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20.75萬元。
“山格梁”變身綠色“采摘園”
如今,過去的荒山坡變成生態與經濟雙贏的“聚寶盆”,林果產業成為引領村民致富增收的新路徑。“自從建了李子采摘園,不少城里人到這里采摘度周末,村子人氣旺了,村民收入也多了。”李子園負責人邢文才說。
風格梁村堅持“讓土地增效、讓農民增收、讓發展多元”的思路,不斷盤活“四荒”資源,探索發展李子種植,讓一座座荒山披上了“綠裝”,變成了現在的“采摘園”。每逢熟果期,前來體驗采摘的市民絡繹不絕。
在集體經濟發展壯大的基礎上,風格梁村按照“發展為了村民,發展成果由村民共享”的理念,大力實施惠民暖心工程,把集體收入用于慰問困難群體、村內基礎設施建設等民生項目。為村里符合條件的110名老年人發放生活必需品,村民群眾享紅利的效應逐步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