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專項行動開展以來,清徐縣集義鄉堅持以黨建引領發展、以集體經濟助推鄉村振興,立足區位優勢,深挖資源稟賦,走出了一條“果蔬為主、規模連片、整體推進”的設施農業發展之路,成為當地農戶增收致富的新引擎。
鋪就鄉村振興“快車道”
在集義鄉的田間地頭,搭建著一座座大棚。大棚內滿眼翠綠、滿棚清香,西紅柿、葡萄、西瓜等新鮮果蔬色澤飽滿、長勢喜人。工人師傅們固定秧苗、修剪花枝、除草管護,一片繁忙景象。
集義鄉黨委從大力發展設施農業入手,按照“統一規劃、整體流轉、集中建設”的模式,全力打造高標準連片農業示范園區。鄉黨委發揮“前線指揮所”作用,在選址、策劃方面掛帥護航,給予政策、資金、人才支持;各村黨組織發揮“一線戰斗堡壘”作用,統籌規劃、整體推進,并制定包聯領導掛幫制度,形成了責任到位、工作層層推進落實的良好局面。把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作為園區主體來培育,積極推行“園區+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讓各方形成緊密利益連接。
按照“集中連片栽、集中連片種、集中連片養”的要求,一個園區重點打造一個主導種植品種,嚴格按照產品認證標準和技術規范組織生產,實行統一生產標準、統一生產物資供應、統一疫病防控、統一品牌打造、統一加工包裝銷售、統一質量安全監督。
搭建設施農業好“錢”景
在大常村溫室蔬菜示范園,村民張建偉每天早上不到6時就開著三輪車來到自己的溫室。“最近兩年,蔬菜行情好,每年收完西紅柿,還得抓緊再種一茬黃瓜。”張建偉算了筆賬,自己家在2021年年初投產的1.8畝溫室到年底的收入已近10萬元。種植戶張鑫說道:“早些年,靠種地謀生,年收入還達不到2萬元,如今16個葡萄大棚預計產值在30萬元左右,現在的收入我過去想也不敢想。”在集義鄉,設施農業已經成為廣大村民尤其是年輕人首選的種植方式,品質好、產量大、反季節供應等顯著優勢讓大家嘗到了現代農業的甜頭。
專項行動開展以來,集義鄉新建設施農業項目10個,新建溫室170棟、天橋棚66棟、拱棚453棟,共計占地1345畝。將大常村溫室蔬菜示范園、賈村西紅柿種植園、賈姚新村貝貝南瓜標準示范園等有機整合,形成集中連片發展的新局面。
持續賦能聚力促增收
在集義鄉,規劃布局合理、規模效應凸顯、農民增收效果顯著的連片農業示范園區已初見雛形。
為繼續壯大村集體經濟,集義鄉黨委將采取激勵和項目推動相掛鉤的管理機制,在資金撥付、項目建設中樹立干事者優先、實干者實惠的導向,激發村干部積極性。積極引進新品種,推動規模化種植水平,通過提升品質和產量占據市場主動。爭取建設大型果蔬集貿市場,同時暢通農超對接、網上訂單等新型銷售渠道,減少流通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