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列“太忻號”城際動車開通運營,第一張以“山西太忻一體化經濟區”冠名的營業執照頒發……如今,太忻一體化經濟區頂層設計構建完成,省級部門形成推動太忻一體化經濟區建設的政策合力;太原忻州積極互動,加強協作,在公共服務領域等成果豐碩,太忻經濟一體化發展成效明顯。
建設太忻一體化經濟區是省委作出的重大決策。市委、市政府深刻領會省委戰略意圖,堅決貫徹落實有關部署要求。省委常委、市委書記韋韜多次深入相關縣(市、區)實地調研,召開會議專題研究,要求高起點、高標準、高水平建設太忻一體化經濟區,加速打造山西中部城市群發展“北引擎”,展現省會擔當、作出太原貢獻。
政策合力已形成
太忻一體化經濟區的頂層設計和整體規劃,隨著2021年12月省太忻經濟一體化發展促進中心及太原、忻州兩市運營中心成立,按下“快進鍵”。省太忻經濟一體化發展促進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為落實省委、省政府重大戰略部署,推動太忻一體化經濟區高質量發展,在頂層設計上構建“1+3+N”規劃政策體系。
“1”是指省委、省政府于2021年12月31日印發的《關于推進山西中部城市群太忻經濟一體化發展的指導意見》,是太忻經濟一體化發展的行動綱領。
“3”是指“三級三類”規劃體系,即建立起覆蓋省、市、縣(市、區)三級,以發展規劃為統領,空間規劃為基礎,專項規劃為支撐,形成定位準確、邊界清晰、功能互補、統一銜接的規劃體系。我省印發《山西中部城市群太忻一體化經濟區空間戰略規劃》《山西中部城市群太忻一體化經濟區高質量發展規劃(2022 —2035年)》,以及產業轉移、生態環境等18個分領域實施方案。我市印發《太忻一體化經濟區(太原區)空間發展戰略規劃》《大盂產業新城空間發展戰略規劃》,編制了太原片區產業發展規劃。相關縣(市、區)全部編制了發展規劃。
“N”是指專項配套的政策措施,包括省太忻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的承接京津冀產業轉移、新材料等9個分領域專項實施方案,以及省檢察院、省文旅廳、省金融辦等14個部門印發的專項工作方案。
省級層面,太忻一體化經濟區已構建起層次清晰、結構合理、科學管用的規劃政策體系。各有關部門協同配合,形成推動太忻一體化經濟區建設的政策合力。
發展格局闖新路
市級層面,市委、市政府將太忻一體化經濟區建設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和頭號工程,確立了“一年見效、三年成形、五年成勢、十年成城”的目標,提出了“六個一”的工作抓手,明確了“136”協同發展的推動策略。
韋韜強調,太忻一體化經濟區建設是一項全局性、系統性工作,必須舉全市之力,加強統籌、協同聯動,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切實把省委戰略意圖體現到行動上和實效上。
我市樹立“一盤棋”的思想,構建“一個啟動區、三個開發區、六個縣(市、區)”的聯動發展格局。一個啟動區為大盂啟動區,三個開發區為中北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西山生態文化旅游示范區和陽曲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區,聯動六個縣(市、區)發揮比較優勢,同步發力,按照強龍頭、延鏈條、建集群的原則,因地制宜地發展七大產業集群。
在政策創設、機制創新等方面,我市統籌謀劃、周密部署、精準發力、勇于突破。按照《太忻經濟一體化發展便民服務事項(第一批)工作推進計劃》,市行政審批服務管理局積極完善市場主體登記注冊系統,在網上全面開通“山西太忻一體化經濟區”冠名方式的營業執照申報模塊。
2022年7月15日,市行政審批服務管理局向山西太忻一體化經濟區致誠眾創空間有限公司頒發了我市首張以“山西太忻一體化經濟區”冠名的營業執照。冠名“太忻”彰顯了企業的區位優勢,越來越多的企業享受到這一政策紅利。
一體發展顯雛形
在推進太忻一體化經濟區太原區域建設的同時,我市加強與忻州協調互動。兩市聯合建立會商工作機制,兩市黨政代表團互動考察,兩市人大建立工作協作機制。通過“太忻經濟一體化發展縣長論壇”,我市六縣區與忻州六縣區展開互動交流,共謀發展壯大。
我市與忻州合力推動基礎設施、醫療教育等公共服務領域的協作事項。在省內,我市與忻州率先實現跨地區取消異地就醫備案,率先實現跨市域“購房提取住房公積金”全程網辦,率先實現跨地區地方標準和企業標準互認采信。兩市形成加強勞務輸出合作、共同培育“山西雜糧”公共品牌、加開太原至忻州920公交線路等12項合作成果。
省級層面也在持續推動太原、忻州經濟一體化發展。《支持太忻一體化經濟區高質量發展住房和城鄉建設領域實施方案》1月3日發布。加強太原與忻州交界地區市政道路的順暢連接,建設快速路、主次干路和支路級配合理的城市道路網系統,不斷提高路網密度,提高太忻一體化經濟區通行效率。
太原、忻州交流互動日益頻繁,經濟發展聯系日益緊密,經濟一體化發展格局雛形已現。
太忻一體化經濟區建設事關全局、事關長遠。韋韜要求,要把謀劃長遠與干在當下結合起來,既保持久久為功的戰略定力,科學確定近期、中期和長期目標,把各項工作做扎實,又保持只爭朝夕的緊迫感,把能做的事和既定的任務做出成效。要把上下聯動與左右協同結合起來,加強省、市、縣聯動,形成合作緊密、分工高效、共享共贏的工作格局;強化和忻州的對接聯系,推動兩市相向而行、共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