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煩縣4月17日消息,蓋家莊鄉始終堅持把黨建引領作為推動鄉村振興的“紅色引擎”,通過項目推動、志愿服務、生態建設等舉措,把基層黨建融入鄉村振興各環節,走出一條“黨建+農業”的鄉村振興之路。
項目帶動出活力。該鄉堅持黨建引領,著力激發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動力。實行“黨支部+項目工程隊”模式,將村集體經濟發展好壞作為黨建述職評議考核重要指標,納入績效考核的重要內容和黨組織書記抓基層黨建重點項目。在南峪村成立農業開發公司,統籌整合各村各類扶貧資金,建立區域化香菇生產基地,年生產香菇40萬公斤,平菇50萬公斤,年盈利120萬元,帶動全鄉8個自然村脫貧戶就業率達95.6%,發放工資60萬余元,人均收入1萬余元,實現了村集體經濟較去年增幅15%。
精準幫扶惠民生。堅持以黨員活動日、星級文明戶創評工作為載體,將基層組織建設、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貫穿全過程,精準對接發展所需、民生所盼,著力為民排憂解難,共為群眾辦理事項633件,提高了基層黨建工作整體水平。共組建8支黨員志愿服務隊,為脫貧戶、監測戶尋找致富商機,為失業群眾提供就業崗位,為孤寡老人送去生活必需品,為留守兒童帶去學習用品。
生態引領促發展。以黨組織為核心,構建協調配合、互聯共治的“黨建+生態”治理體系,聚焦皇姑山片區生態環保專項整治工作,采取“包村領導牽頭、包村干部負責”的方式,深入礦山企業進行實地調研摸排,協助企業定舉措、促整改。為激活生態環保專項整治中的紅色因子,先后組建生態小分隊20支,40多名黨員在生態環保一線發揮了示范作用,開展環保宣傳活動50次;把生態環保與各村“三會一課”“主題黨日+”活動有機結合起來,深入推動生態環保工作落地見效。截至目前,已打造綠色智能礦山1個,常態化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已累計出動機械50余臺次,種植樹木3000余棵。
“下一步,我們將深入探索‘黨建+農業’發展路子,加大資金投入和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不斷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發展、農民增收致富,讓蓋家莊鄉的鄉村振興之路走得更快、更實、更好。”縣委常委、蓋家莊鄉黨委書記武鵬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