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病是世界性的常見慢性病和多發病,嚴重威脅著人類健康。數據顯示,我國高血壓患者正呈逐年上升趨勢,目前18歲以上居民高血壓患病率為23.2%。我國高血壓患者的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近年來有明顯提高,但總體仍處于較低水平,分別為51.6%、45.8%和16.8%。多數人還不了解高血壓病,對高血壓的防治也存在誤區。
每年5月17日為世界高血壓日,今年的主題是“精準測量、有效控制、健康長壽”。太原中西醫結合醫院內科主任康玲珍發出呼吁,大家要關注高血壓疾病,進一步提高健康意識。

血壓變化事關重大
高血壓是血液在血管中流動時對血管壁造成的壓力值持續高于正常的現象,它是最常見的慢性病和多發病,也是心腦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險因素。
康玲珍主任提醒大家,想健康長壽,就要關注自己的血壓變化。在我國,每年有200萬人的死亡是與高血壓有關系的,因心腦血管疾病導致的死亡占國民總死亡率的40%以上。如果不加以重視,會導致腦卒中、心臟病等發生。所以生活中,人們對自己的血壓要引起足夠重視。
重視高血壓有一種途徑,就是通過家庭自測血壓和動態血壓監測,及時了解自己的血壓情況,以達到控制高血壓的目的。醫生推薦使用上臂式醫用電子血壓計(水銀柱血壓計正逐步被淘汰),建議家庭備用,以提高高血壓患者治療的主動性。如果是第一次測量血壓,左右胳膊各測量一次,以血壓高的那邊為準。每天記下自己的血壓,感覺不舒服,可及時聯系醫生。若需要服藥,應按醫囑規律服藥。
康玲珍介紹,血壓以毫米汞柱mmHg計算。高血壓的定義:在未使用降壓藥物的情況下,診室收縮壓≥140mmHg和舒張壓≥90mmHg。我們的正常血壓為:收縮壓<120mmHg和舒張壓<80mmHg。正常高值:收縮壓120~139mmHg和舒張壓80-89mmHg。上面特意提到“診室”二字,意思是鑒別診斷高血壓以醫院測量的數值為準。
不良習慣易患高血壓
高血壓非常危險,被稱為“無聲殺手”。其早期癥狀不明顯,易被忽視。很多人直到出現頭暈、頭疼、腦脹、頭重腳輕、眼花等癥狀,才發現自己患了高血壓。有些人年紀輕輕就患高血壓,給身體健康帶來諸多麻煩。還有不少低?;颊?,在自己的無意識推動下,讓病情走向了高危。
持續的血壓升高主要損害心、腦、腎、全身血管等靶器官,最終可發生腦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腎功能衰竭、主動脈夾層等并發癥,危及生命??盗嵴浣ㄗh,20歲以上的成年人都應該定期監測血壓。
引發高血壓的因素有很多,除遺傳因素、年齡因素外,更多情況下,與人們的不良生活方式有密切關系。比如:1.高鈉低鉀膳食。這是我國人群重要的危險因素。2.超重和肥胖。內臟型肥胖與高血壓的關系較為密切,隨著內臟脂肪指數的增加,高血壓患病風險增加。3.過量飲酒。4.長期精神緊張。激動、焦慮和壓力,都有可能導致血壓升高。5.缺乏體力活動。
康玲珍歸納說,引發高血壓的因素主要包括四個方面:不恰當的飲食、不良生活習慣、不良情緒、缺乏運動,所以,我們應該明白,自己的飲食及生活習慣對防治高血壓有多重要了。
提倡健康生活方式
吃藥降壓、穩壓是不得已而為之。如果不想過早服用降壓藥,想把高起來的血壓降下來,我們提倡健康生活方式。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1.減少高鈉高鹽攝入,盡量合理膳食。每人每日食鹽攝入量逐步降至<6g。主要措施包括:減少烹調用鹽及含鈉高的調味品(包括味精、醬油);避免或減少含鈉鹽量較高的加工食品,如咸菜、火腿、各類炒貨和腌制品;建議在烹調時盡可能使用定量鹽勺,以起到警示作用。建議每天吃富含鉀的新鮮果蔬不少于600克。
2.戒煙戒酒。
3.增加運動,減輕體重。中等強度運動每周4~7次,每次持續30~60分鐘(如步行、慢跑、騎自行車、游泳等)。但切記,要量力而行??刂企w重指數在24(體重比身高的平方數)以下;男性腰圍<90cm,女性腰圍<85cm。
4.講求精神健康、調節生理平衡。遇事拎得起、放得下、想得開,減輕負面情緒影響,堅定人生美好信念。
康玲珍特別提醒,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礎上,如果血壓仍≥140/90mmHg或高于目標血壓,就要啟動藥物治療了,如何服藥應當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面對高血壓,我們要放平心態,在日常生活中學會血壓監測,按時用藥,注重健康飲食,培養良好生活習慣,從而降低血壓、預防或延遲高血壓的發生,好好把握住自己的健康人生。
(張國英/文受訪專家:康玲珍,主任醫師,太原中西醫結合醫院內科主任,山西省中西醫結合呼吸病專委會常委,太原市基層衛生專委會常委,太原市呼吸病專委會委員,山西省內分泌、高血壓專委會委員。從醫近30年,擅長高血壓、心腦血管病、腦梗死等內科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治,在危急重癥方面也有豐富的臨床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