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考不僅是知識的比拼,也是一場體力戰!隨著考試的臨近,考生用腦強度大、飲食健康等問題牽動著家長的心。如何科學、合理地安排考生的一日三餐,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助力考生發揮最佳水平,成了眾多家長關心的話題。
夏季天氣炎熱,各類細菌、病毒生長繁殖快,各類腸道疾病腸炎、痢疾等容易發生,千萬不要讓孩子因為“吃”而吃了大虧!
飲食習慣要規律
切記,考前飲食不要因為考試原因而特意改變。很多家長擔心備考辛苦,備考沖刺階段更換食譜,刻意求“稀貴”食物,購買高端海鮮等稀有食物,容易引發考生過敏、不耐受、胃腸道不適等問題,從而影響發揮。
飲食安全很重要
考試期間要保證食品安全衛生。隨著氣溫上升,很多食物都容易腐爛變質,食材要新鮮,烹飪過程中生熟分開,不吃辛辣、燒烤、腌制、油炸、生冷的食物,可以適當增加肉、蛋、奶等優質蛋白以及新鮮的蔬菜水果。
臨時進補不可取
營養和知識一樣,要靠平時積累,臨考前不科學的盲目進補反而會適得其反。適量進補有補充營養的作用,但進補的次數不宜過于頻繁,特別是一些蟲草之類的補藥,市面上銷售的保健品更是要慎重選擇。
喝咖啡、茶等強制提神
一部分考生考試前會依靠咖啡、茶等強行刺激大腦,確保考試時有充足的精神。其實,咖啡和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神,讓大腦處于亢奮狀態,若過量飲用,則會導致考生睡眠失常,不能保證大腦有正常的休息。

合理安排一日三餐
保證營養需求
正常人的體內是一個弱堿性的環境,而人體代謝產物大多是屬于酸性的,酸性代謝產物過多,會使人易出現疲勞等癥狀。所以,家長要多讓考生吃堿性食物,維持體內酸堿平衡,就能有效緩解疲勞以及減輕心理壓力。
食譜需要考慮到食物的酸堿平衡,常吃的食物中屬于堿性的有:水果、蔬菜、菌藻類、豆類、奶類;常吃的食物屬于酸性的有:肉類、魚、蛋和糧食。
考生在備考階段,壓力會特別的大,每天都會出現用腦過度的情況。家長要確保考生的營養均衡,切不可因貪食、多食造成身體不適,而影響考試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