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構建農房建設管理法規制度體系,創新建立農房建設管理機構和服務機制,筑牢農房安全底線紅線……近年來,我省開展全領域、全覆蓋、全方位的城鄉房屋安全隱患排查整治,聚焦質量安全,探索構建農房建設管理長效機制,助力農村困難群眾實現“住有安居”,并向“住有宜居”邁進。
我省出臺的《山西省農村自建房用作經營場所管理辦法(試行)》等相關辦法和標準,全面規范了農村自建房用地、規劃、建設、用作經營等全流程管理要求。指導全省11個市全面開展農房質量管理地方立法工作。全省117個縣(市、區)對照省級制度和市級法規,全部編制了實施細則,確保農房建設管理要求落實落細。977個鄉鎮全部設立了規劃建設辦公室,配備專職工作人員,承擔農房建設管理和現場指導工作。指導縣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結合事業單位改革,創新設立縣級農房建設監理管理服務機構237個,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免費為農民建房提供監理、施工指導等全方位服務。制定了農房建設流程圖,印發了農村自建低層房屋開工登記表、竣工驗收表、合同示范文本,有效規范農房建設活動。結合晉北、晉南、晉東南等不同區域農房的使用需求和實際特點,分片區編制了全省農村住宅優秀案例圖集。出臺《農村建筑工匠管理辦法(試行)》,規范工匠培訓并發放合格證書,培育形成了3.3萬人的鄉村建設工匠隊伍,推動農房建設由無序施工向規范施工轉變。
為了筑牢農房安全底線紅線,我省全面開展城鄉房屋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全省共排查農村房屋585萬戶、整治隱患4.94萬戶,有效化解了農村房屋安全隱患。同時,建立了產權人自查、網格員排查、鄉鎮街道巡查的農房安全日常巡查機制,對發現的房屋安全隱患及時采取必要管控措施,指導產權人實施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