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文物保護與活化利用,傳承優秀歷史文化,太原市晉祠博物館推出晉溪書院大講堂,邀請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專家學者,舉辦專題學術講座,提取傳統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7月23日首講將開課。
晉溪書院,初名晉溪園,始建于明嘉靖四年(1525),已有近500年歷史。作為明清時期太原的主要教學場所、文化傳播中心,晉溪書院為歷史文脈傳承和地方教育事業作出卓越貢獻。今年正值晉溪書院重修30周年,在此舉辦大講堂,對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具有特殊的意義。7月23日,晉溪書院大講堂第一課開講,邀請復旦大學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安介生,以《北朝后期北齊與晉陽的崛起——歷史地理學角度的探討》為題,解讀晉陽、晉祠獨特的地理區位優勢及在北朝后期至隋唐時期的巨大影響力。
從魏晉到隋唐時期,晉陽地區的境況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北朝后期晉陽的崛起與爾朱氏家族的經營及北齊政權的發展關系密切,而爾朱氏家族與北齊政權的崛起,又是與北魏后期“六鎮反叛”所造成的政治危機分不開。出身于忻代地區的爾朱氏集團,在鎮壓“六鎮反叛”過程中積聚了力量,開始以晉陽之地為基地,有意主宰朝政,讓本已沒落的北魏王朝陷入更大的困境。
本次大講堂由太原市文物局主辦,太原市文物保護研究院、晉祠博物館、山西省博物館協會社會教育專業委員會承辦。
(責編:田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