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路向南,坐標瀟河。走進太重智能高端裝備產業園區(以下簡稱太重新園區),“大塊頭”們整裝待發,聯合廠房內,新產線則擁有了更多“大智慧”——
低沉的機器轟鳴聲不絕于耳,自動機械臂“徒手”完成打孔、塑形、剪裁等步驟,一塊塊鋼板被自動加工成形狀、厚薄各異的產品用料,“行走”在傳送帶上,AGV小車(自動導引搬運車)穿梭在生產線與堆放區之間,將加工好的成品原料件運往下一道工序……偌大的廠房繁忙而有序,看不到幾個人。
這并非未來,而是當下。這,就是制造業最前沿的“無人工廠”。
黑燈工廠馬力全開
生產任務基本由自動化的機器包辦,車間里不再需要燈火通明,即使黑著燈,照樣能生產。
“今年要攻克的首要難關,就是讓現場僅剩的4個有人值守點位變成‘0’。”太重新園區下料中心主管楊旋介紹說,目前的智能下料生產線集成了各類先進邊端傳感器技術及設備,包括機器人、視覺識別系統、智能程控行車等,實現了排產、生產、倉儲、物流全過程協同智能制造?!拔覀兪讋撝匦脱b備制造行業‘混合套料、集中下料、智能控制’的新模式,無論是單位產能、人均產能,還是人員參與度,都達到國內重裝行業的最好水平?!?/p>
下料是太重數字化制造的開端,實現全過程智能化管控后,效率提升70%,材料利用率提高17.6%,每年可節約成本4000萬元以上。
穿過下料中心,是7.5萬平方米的焊接中心。告別焊花汗水交織的傳統作業模式,在三維建模、數控編程與仿真技術加持下,焊接機器人全球首次應用于重型、特大型起重機主梁,焊縫焊達率99.5%。
大件自動噴漆、小件流水噴粉、整體綠色環保……涂裝中心采取新工藝,精確控制噴涂路徑與速度,實現了前處理(清洗、噴砂、拋丸)、噴漆、烘干全過程流水線作業,開創了重裝行業綠色自動涂裝的先河……
太重數智科技股份公司副總經理聶景峰介紹:“無人工廠、黑燈工廠,無人、黑燈的背后,是物聯網、云計算、AI、5G等新一代數字技術與實體工廠的融合,進而實現全自動智能生產、智慧管理與協同制造?!?022年,新園區獲評國家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從這里開始,太重開啟了從“傳統工廠”到“智能工廠”,從“單件小批量”到“一體化協同”,從“手工生產”到“智能制造”的深層次、革命性、跨越式變革。
重裝出發工廠煥新
面對制造業數字化的浪潮,做出整體搬遷重大決策之始,太重就將“集約共享、智能制造、綠色環保、優質高效”作為新園區的建設原則。時至今日,一個極具數字化、智能化底色的工廠雛形初顯。
告別老廠區各分公司的“單兵”作戰,占地面積1400余畝的新園區實現了全流程“一站式”協同生產,過去各主機單位分別配備的下料、焊接、裝配等生產車間,整合成為下料中心、焊接中心、涂裝中心和加工裝配中心。太重礦山設備分公司經理張鵬說:“整合后的生產工序更加集中高效,以35立方米礦用挖掘機為例,制造周期就從240天縮減至120天。”
“制造業生產線千差萬別,不同行業數字化制造差異性很大。”太重集團改革創新部郭紅橋告訴記者,如何以數字之“智”賦能企業之“制”,以“三高兩長” (產品訂單高度定制、技術工藝高度復雜、生產制造高度離散,以及生產制造周期長、產品生命周期長)的制造特性為切入點,開發適合自身應用的系統解決方案,在國內同行中幾乎沒有可借鑒的經驗。
“我們要做‘最懂裝備制造業’的工業互聯網平臺?!边\營一年的太重數智科技股份公司有望成為決勝數字新戰場的生力軍,公司副總聶景峰一邊介紹太重工業互聯網平臺規劃,一邊說,“雖然在業內起步晚、難度大,但太重做到了高起點、高標準。在數智工廠搭建之初,首先做好頂層設計和規劃,目前正在聯通各類生產要素,以此支撐企業從研發到生產到服務全流程數字‘智造’?!?/p>
“到今年年底,‘數字太重’將實現質的跨越?!惫t橋介紹,“三年來,累計投資上億余元,太重做到了行業數字化建設獨有的‘同步建設、并行實施、集中貫通’。8月底,礦山設備、起重機、油膜軸承、齒輪傳動、智能加工配送中心、采購中心6家生產單位的制造運營和一體化管理數字平臺投用;年底,太重新園區、液壓挖掘機園區、新能源園區將實現研發、制造、銷售、物流、售后等全流程數字化運營的線上貫通?!?/p>
數實融合制勝未來
“產線上可以做到無人,但真正的功夫卻是背后的‘大腦’?!痹诼櫨胺搴屯聜兊墓ぷ髑鍐沃校谔馗鲌@區工廠,數字“大腦”也在快速植入中。
在太重新能源裝備制造園區齒輪箱車間的監控大屏上,信息化工程師楊帆向我們展示了設備物聯平臺的功能。目前,該園區在用的160余臺自動化設備和上千個點位已接入到統一的數字化系統中,生產中的問題可在車間、調度中心以及技術部門的看板上同步發現、實時追溯,還可出具月度、季度分析報表,統計常見問題,找出加工制造的薄弱環節,精準解決痛點,為設備維護、檢修提供數字支撐。楊帆告訴我們:“工廠現有的生產節奏不變,但設備開動率和產品質量都有大幅提升?!?/p>
太重油膜軸承分公司是使用數字化運營管理平臺的試點單位。“掃描這個二維碼,可查看物料每個階段的實際狀態。”該公司加工工部綜合業務主辦項丹介紹說:“這個二維碼相當于咱的‘身份證’,全程追溯,實時管理,智能統計,有效降低人工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郭紅橋從事信息化工作多年,他說,過去的信息化、智能化建設中,各分子公司分頭改造,不同功能模塊并行,生產過程中的數據鏈路沒有打通,多套系統、多個賬戶密碼,重復登錄使用,無法實現資源集約共享、業務高效協同。每臺機器、每個車間、每個工廠,都是一個個數據孤島?!艾F在的工廠,通過傳感器、物聯網、 5G、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搭建起一個數字世界,所有數據告別實體機,全部‘入駐’數據云平臺,并通過‘數據+算法’實現人、物理世界、數據世界的交互融合,形成太重制造的新閉環。”
太重集團總經理陶家晉表示,“作為全省唯一的‘雙鏈主’企業,太重必須擔當產業轉型的排頭兵、數字轉型的領頭雁、數實融合的先行者,以數字化轉型帶動產業的轉型升級,以智能增效能,打造具有太重特色的未來工廠,為全省工業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大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