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鄰里關系處好了,生活會舒心很多。為了有效化解群眾矛盾糾紛,維護社會穩定和諧,黃陵街道黨工委積極探索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不斷提高基層治理效能,全面提升群眾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常入戶巡查,化解矛盾排隱患
“請兩位冷靜一下,有什么矛盾咱坐下來慢慢說。”一天,網格員田晶和程媛在巡查中得知,北營社區豐景佳園小區居民袁某夫婦發生激烈爭吵,立即勸說二人來到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調解。原來,袁某去年被解聘后一直待業家中,家庭收入大減,妻子張某情緒激動。于是,田晶和程媛先是安撫張某激動的情緒,又鼓勵袁某積極面對困境重拾信心,并為他提供了招聘崗位及就業培訓等相關信息。調解結束后,夫妻二人表示,他們準備縮減開支,一起共渡難關。
黃陵街道按照道路分割、小區界線、樓院切塊的方法,將12個社區(村)劃分為66個微網格,安排網格員每天定時巡查4個小時,做好日常矛盾糾紛隱患排查,及時掌握民情動態,認真收集群眾訴求,及時跟進化解發現的問題,充分發揮基層網格哨點作用,讓群眾感受到實實在在的溫暖。
強隊伍建設,提升服務長能力
“日常巡查中,我們常遇到情感、婚戀、家庭、鄰里、債務等多種類型的矛盾糾紛,但我們做的最多的卻只有情緒安撫,缺乏一些實際解決問題的辦法?!痹邳S陵街道綜治中心舉辦的網格員培訓會上,煤機社區網格員李小雙提出一絲無奈。網格員工作直面群眾,能否開展好工作,并把服務群眾的要求落實好,提升網格員隊伍能力至關重要。
今年以來,街道積極帶領網格員參加省、市、區級綜治中心組織的“堅持和發展創新‘楓橋經驗’”研討培訓班、政法大講堂等各類講座和座談會,并邀請了社區的優秀網格員來街道開展講座,從有效化解家庭婚姻糾紛、提高群眾識詐防詐能力到疏解群眾心理郁結等多方面進行培訓,有效提升了“格格”們的整體業務水平。
聚多方力量,團結鄰里促和諧
“這片地方是我家的,就不許你占!”一大早,還在睡夢中的馬練營社區居民又被80多歲的林大爺與鄰居的爭吵聲吵醒。馬連營社區接到居民投訴后,社區綜治負責人冀剛與人民調解員武慧萍、網格員孫文靜趕往事發地進行調解。
據了解,雙方的矛盾來源于宅基地門前空地被占用。調解小組的3個人分頭行動,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勸告鄰居張某,門前堆放雜物對于老年人出行非常不便,夏天還易滋生蚊蟲引發火災。經過悉心勸慰,張某同意不在清理擺放的雜物。
今年以來,街道綜治中心鏈接各方資源,組建了一支人民調解隊伍,成員是轄區各行各業的佼佼者,包含片區民警、律師、心理咨詢師、政法干警、老教師、老黨員等,這些經驗豐富的隊員們通過‘面對面’交流、‘串門式’談心、‘拉家常’式交心等形式,就能及時將矛盾化解在源頭。
重分析研判,預警糾紛隱患
“我們做調解矛盾糾紛工作的網格員人人心里有本賬,不僅要定期走訪網格內重點人員,了解他們的日常生活、鄰里關系、經濟來源等情況,還要完善重點人群管控臺賬?!本W格員劉媛表示。
實現“小事不出社區(村)、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的目標,街道綜治中心結合近年來矛盾發生的主要類型和高發人群,建立了重點人群管控臺賬,定期對他們走訪,對發現的重大矛盾糾紛信息進行匯總研判、風險評估以及制定疏導化解和處置方案,對可能發生的重大糾紛事件和可能升級的矛盾保持高度關注,切實提升快速反應能力,確保矛盾糾紛化解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讓“楓橋經驗”在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