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大中小學陸續開學,根據既往傳染病的流行規律,秋季開學后可能會出現傳染病流行高峰,流感、水痘、手足口病等傳染病容易在學校、托幼機構形成聚集性疫情,為此,省疾控中心也發出了衛生防病小貼士。
秋冬季要注意預防流行性感冒。流感具有傳染性強、傳播速度快的特點,主要通過空氣飛沫和接觸傳播,在學校、托幼機構等人群密度高的場所容易發生。
在校園內,孩子們要養成勤洗手、戴口罩、常通風、使用公筷等良好衛生習慣;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遮住口鼻。出現發熱、咳嗽或咽喉疼痛時應避免帶病上學或上班,要及時就醫。
手足口病多發生于5歲及以下兒童,可通過與患者共同進食、接觸患者飛沫、接觸患者玩具、毛巾等物品感染,小學、托幼機構也需要注意預防。手足口病主要癥狀為發熱,口腔、手、足及臀部等部位出現散在皰疹或潰瘍。
接種相關疫苗是預防手足口病的有效措施;家長和教師要注意保持家庭和校內環境衛生,培養幼兒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在流行高峰期,家長盡量不要帶幼兒去人群密集、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避免接觸患病兒童,要留心觀察兒童的手、足、口、臀部等是否出現皮疹癥狀,如有異常,及時就醫。
諾如病毒在秋冬季呈高發態勢,極易造成學校、托幼機構等單位的暴發。最常見癥狀為嘔吐、腹瀉,兒童嘔吐癥狀較為明顯。
個人要堅持飯前便后勤洗手、不喝生水;食物要清洗干凈,煮熟煮透后食用。各級各類學校要做好學生個人健康管理、嚴格落實晨午檢、因病缺課追蹤等工作;加強對廚師的健康體檢與管理,制作食物和配餐過程中要佩戴口罩、勤洗手,出現腹瀉等癥狀要暫時調離工作崗位;定期進行飲用水的水質檢測,飲用水要燒開后再飲用。
水痘傳染性強,在幼兒園、小學經常發生聚集性疫情,可通過飛沫或接觸污染物品而感染,患兒可出現發熱、皮膚和黏膜紅色斑丘疹、皰疹等癥狀。
接種水痘疫苗是預防水痘最簡便、最有效的方法;水痘患者須隔離至全部皮疹完全結痂才可復課;流行季節要避免與水痘患者接觸,要注意通風換氣、勤洗手。
此外,如果不注意用眼衛生,也可誘發紅眼病(又稱急性出血性結膜炎),與患者握手、接觸患者使用過的毛巾、臉盆等都可能感染。
因此,日常生活中要養成勤洗手、不揉眼、毛巾和臉盆要單人單用的個人衛生習慣;不接觸他人用過的洗臉用具、手帕,不觸摸治療使用過的醫療器具;不與他人共用眼部藥物、眼部化妝品和其他可能接觸眼部的藥品或用品;不采用集體滴眼藥水的方式預防眼病;公用水龍頭、電梯扶手、門把手、電話、用具、玩具等要定期消毒;接觸電腦鍵盤后要洗手,切忌揉眼搓臉;如眼部有不適,最好不去游泳池、公共浴室等公共場所,盡早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