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5日尖草坪區消息,古城街道積極探索新時代城市基層治理新模式,以“幸福果嶺”為實踐點,探索實施“一軸四驅”模式,即以黨建引領為主心軸,抓牢“法治護航、黨員雙報到、一老一小、凝聚合力”四驅聯動,推動小區黨建向縱深發展,實現基層治理效果與群眾滿意度“雙提升”。
濱河果嶺小區統籌推進組織進小區,構建起“小區黨支部+網格黨小組+黨員中心戶”的縱向網格化管理層級,強化戰斗堡壘作用。去年10月,濱河果嶺小區成立了小區黨支部,劃分5個網格黨小組,把黨的組織體系延伸到基層治理的最末梢,使得基層治理真正有了抓手。
小區黨支部深入開展在職黨員向社區報到,亮身份、亮職責、亮承諾,積極參與志愿服務。在濱河果嶺小區廣場上,一面“黨員墻”吸引居民駐足觀看。“雖然是鄰居,但平時頂多就是碰個面。有了這面‘黨員墻’,我們知道了誰是黨員,還知道了他們的單位和職業。黨員亮明身份,對我們有很大的帶動作用。”一位居民這樣說。
與此同時,小區黨群服務站打造了“芳鄰議事廳”,最大程度實現了“居民的事居民議,居民的事居民定”,做到了有事好商量、遇事多商量、事事可商量。依托“芳鄰工作室”,小區整合法律專業人士、社區調解員、志愿者等多方力量,組建起一支由21人構成的“法治衛士隊伍”,按照每周40小時工作制,通過黨支部“備單”、群眾“點單”、工作室“配單”、上門“送單”和群眾“評單”的五步流程,解決居民遇到的問題,構建起“黨建引領、法治護航”新模式。
完善的社區康養服務是濱河果嶺小區的一大特色。小區黨支部以“黨建+”為統領,發揮果嶺康養中心作用,帶動果嶺幼兒園,實現以老助老、以老帶小、以小敬老。一方面,小區黨支部開展“大手牽小手”主題系列志愿活動,老年志愿者帶領小志愿者共同參與小區治理。另一方面,小區黨支部依托現有陣地,積極協調托育事宜,打造小區幼兒看護點,解決雙職工的揪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