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太原新聞網 >> 健康頻道

定期體檢是肝癌早期發現的重要途徑

來源:太原新聞網 作者:劉濤 2023年10月22日 17:11

  原發性肝癌是我國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我國肝癌患者的中位年齡為40歲至50歲,男性比女性多見。隨著原發性肝癌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總體療效已有了明顯提高。10月22日,太原市人民醫院普外科主任、主任醫師魏文京表示,原發性肝癌的病因和發病機制尚未確定,目前,其高危因素包括肝癌家族史、肝炎后肝硬化、長期酗酒和吸煙、食用含黃曲霉素的變質食物、長期服用藥物(如避孕藥)等。在高危人群中,定期體檢,是肝癌早期發現的重要途徑,如等到有癥狀時再去檢查,發現便是晚期。

  “肝癌早期無明顯癥狀,大部分肝癌確診時已到中晚期。”魏文京說,“半數以上患者肝區疼痛為首發癥狀,多為持續性鈍痛、刺痛或脹痛。全身和消化道癥狀,主要表現為乏力、消瘦、食欲減退、腹脹等,部分患者可伴有惡心、嘔吐、發熱、腹瀉等癥狀,晚期則會出現貧血、黃疸、腹水、下肢水腫、皮下出血及惡病質等。”

  如何預防肝癌?“目前,接種乙肝疫苗已很大程度地降低了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攜帶率,肝癌發病率也有降低趨勢。”魏文京提醒,定期體檢,可在一定程度上預防肝癌的發生和病情的惡化,可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同時,要注意飲食衛生,忌食霉變食物;慎用藥物,激素類免疫抑制劑、避孕藥等導致肝損傷的藥物不能亂用;勤鍛煉,控制體重,增強體質,改善因脂肪肝導致的肝損傷。

  市民如何選擇檢查項目?魏文京表示,市民體檢時,可根據個人情況針對性選擇檢查項目。血清甲胎蛋白檢測,對診斷本病有相對的特異性;超聲檢查,可顯示腫瘤的大小、形態、所在部位以及肝靜脈或門靜脈內有無癌栓,其診斷符合率可達90%,具有較好診斷價值的無創性檢查方法;CT檢查具有較高的分辨率,對肝癌的診斷符合率可達90%以上,可檢出直徑1厘米左右的微小癌灶;磁共振成像診斷的價值與CT相仿,對良性、惡性肝內占位病變,特別是血管瘤的鑒別優于CT檢查。

  “凡是中年以上,特別是有肝病史的人群,如有原因不明的肝區疼痛、消瘦、進行性肝大者,要及時就診檢查,可以做血清甲胎蛋白檢測、B型超聲等影像學檢查,有助于診斷,可檢出早期肝癌。肝炎、肝硬化患者,要定期檢查。”魏文京特別提醒。

(責編:范婉璐)
主站蜘蛛池模板: 衡南县| 伊宁市| 德州市| 卓资县| 黔江区| 岐山县| 岳普湖县| 龙南县| 姜堰市| 宁津县| 南康市| 米易县| 连江县| 饶阳县| 长汀县| 定结县| 崇礼县| 丰城市| 庐江县| 静安区| 铅山县| 高淳县| 高阳县| 南郑县| 宜川县| 达日县| 贺州市| 射阳县| 元阳县| 高州市| 沁源县| 大方县| 吉木乃县| 泗洪县| 沁阳市| 利川市| 南漳县| 长寿区| 神农架林区| 和田县| 景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