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客戶要求很高,要求每批出口貨物的證書上都要體現三聚氰胺的檢測數值,都需要海關抽樣檢測。由于乳制品貨架期短,如果等待檢測結果就很容易造成船期違約,這給我們企業造成了很大壓力,希望海關能夠幫我們解決困難。”近日,面對上門開展現場查驗的海關關員,晉中伊利乳業有限公司技術部經理呼斯冷抱著試試看的想法,講述了心里的擔憂。
新加坡要求對乳制品進行三聚氰胺檢測,是在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之后實施的。自該事件以來,我國加強對乳制品行業的監管,太原海關所屬晉陽海關嚴格落實出口乳制品監管要求,加強對企業的日常監管,嚴把原料質量關,規范企業生產加工過程,提升企業的質量安全管理水平,定期對出口乳制品進行抽樣檢測,檢測合格方可出口。晉陽海關批批檢測出口新加坡乳制品,從未檢出過三聚氰胺。
了解到企業訴求后,晉陽海關及時組織專題研討,對乳制品進行出口全流程分析以及全方位風險研判后,向上級部門提交了改革問題清單,提出可以通過對外磋商渠道建議新加坡政府取消乳制品三聚氰胺批批檢測的要求。經過積極磋商,新加坡決定自2023年11月1日起,正式取消中國輸新乳制品與含乳食品出口時,必須批批檢測三聚氰胺,檢驗合格后,出具官方衛生證書并注明檢測情況的要求。
這意味著,自今年11月1日起,出口新加坡乳制品與含乳食品,不需要再批批進行三聚氰胺的檢測了。得知消息,呼斯冷喜出望外。“非常感謝海關的支持幫助,讓我們出口新加坡乳制品的通關速度,由原來的一個多星期縮短到兩分鐘,流程的縮短節約了時間,降低了耽誤船期的風險,減少了相應支出,也更有效保證了出口產品的品質。”呼斯冷說。
近期,晉陽海關堅持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積極踐行“浦江經驗”,持續開展“關長送政策上門”,設立“關長接待日”,堅持下基層調研,開展窗口作風建設問卷調查,廣泛收集企業意見建議,深入企業了解“急難愁盼”問題,建立“問題清零”制度,提升工作質效,想方設法助企紓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