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業是高質量發展的“脊梁”,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中之重。市委十二屆五次全會提出,建設國家先進制造業重要承載地,這是市委著眼加快建設國家區域中心城市、更好發揮省會龍頭帶動作用,順應大勢、洞察趨勢、立足優勢作出的決策部署。
制造業是太原的最大“家底”。作為國家重要的工業基地,太原已經形成了以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等為主體、門類較為齊全的產業體系,涵蓋41個工業大類中的37個,擁有一批在國內外有較強競爭力和重大影響力的知名工業企業及大量高素質的產業工人,這是太原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底氣”。我們要聚焦建設國家先進制造業重要承載地,大力實施工業高質量發展“百千萬億”工程,強龍頭、延鏈條、建集群,加快推動制造業振興升級。要做大做強優勢主導產業,開展全產業鏈培育行動,鞏固發展核心優勢明顯的產業鏈,大力發展正在形成規模的產業鏈,加快發展具備較大潛力的產業鏈,培育發展代表新興未來的產業鏈,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要大力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堅持以科技創新賦能傳統產業,大力實施“智能+”技改行動,加快能源產業綠色轉型,加大工業園區循環化改造,提高傳統產業的“含新量、含綠量、含金量”。要深入推進數實融合發展,加快信息基礎設施協同發展,有序推進算力基礎設施建設,統籌推動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數據價值化和治理數字化,打造老工業基地數字經濟發展“太原模式”。要培育發展特色專業鎮。堅持因地制宜、梯次培育,加快發展清徐老陳醋省級重點專業鎮,培育發展電機、三代半導體等市級專業鎮,謀劃建設精細化工材料等縣級專業鎮,推行“專業鎮+產業鏈+市場主體”模式,推動相關產業做大做強、提質增效。
制造強則產業強,產業強則城市興。建設國家先進制造業重要承載地,是太原建設國家區域中心城市的重要一環。全市上下要準確把握比較優勢,加快太原新型工業化進程,做大做強做優先進制造業,為建設國家區域中心城市提供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