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冬季,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明顯增多,且呈年輕化趨勢。”北大醫院太原醫院(市中心醫院)心內科主任陳爾冬說,這與冬季氣溫驟降有很大關系,特別是患有高血壓、冠心病、心力衰竭等疾病的人群,突發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性更高。(《太原晚報》12月3日)
健康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礎,也是一種文明素養。對個人來說,擁有健康的身體,才能更好地享受生活、追求夢想、實現價值;往小了說,每一個成員的健康不僅僅是自己的,同時也是父母、伴侶和兒女的,關乎著一家人的生活質量和幸福;往大了說,人民健康是社會文明進步的基礎,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志。維護健康不僅僅是政府的責任,也是每一個人的責任。
在影響健康的因素中,行為和生活方式占很大比重。因此,獲得健康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培養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將其融入日常工作、學習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持續強化個人的健康意識和責任,不斷提高全民健康素養。
首先要加強健康教育宣傳,通過舉辦培訓、講座、咨詢,發放宣傳手冊和資料,將健康教育納入學校課程等方式,普及健康知識,提高公眾對疾病的預防意識和能力。其次要提高健康科普質量,明確健康科普知識發布、傳播與監管的主體和職責,堅持科學準確、堅持公益惠民,并針對不同人群的需求提供個性化方案,豐富健康科普形式,增加優質健康科普資源高質量供給,提升公眾的健康獲得感。再次,每個人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要有自律意識,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要有健康觀念,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有病及時就醫;保持良好心態,盡量少生氣,用平和的心態面對生活的壓力和挑戰。
健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讓我們立即行動起來,熱愛健康、追求健康、享受健康,樹立良好的健康理念,擁有健康體魄,享受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