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太原新聞網 >> 太原新聞

來自創城一線的故事 創衛扮靚一座城

來源:太原晚報 作者:記者 劉濤 2023年12月05日 07:16
綜合區錦繡大街公廁
我市垃圾分類收集點

  冬日午后,暖陽和煦,漫步太原大街小巷,清新干凈,令人心曠神怡,而這份美好的背后,是太原市推進國家衛生城市創建工作的堅實步伐。

  近年來,我市以創建國家衛生城市為契機,深入推進愛國衛生運動,推動市容面貌換新顏、生活品質再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滿意度不斷增強。

  “廁所革命”惠民生

  “一個茅坑兩塊磚,三尺土墻圍四邊,冬天四處漏風,夏天臭氣熏天……”這句順口溜,是不少農村地區旱廁的真實寫照。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旱廁改造成了最重要的民生問題。

  今年5月,作為杏花嶺區瓦窯頭村“兩委”委員的聶晉梅,接到旱廁改造任務后,一刻沒有停歇,每日挨家挨戶摸底、動員。然而這個過程并非一帆風順,“算了吧!不改廁,我們小菜園里還能施農家肥。”“太麻煩了,老廁所用習慣了,不想換了。”……不少村民一聽改廁,就有些抵觸。“改廁后,使用更方便,更衛生。”“有什么困難跟我說,我來幫著解決,改廁后夏天再也不會臭了,居住環境更好了。”……聶晉梅苦口婆心地動員。

  聯系施工隊、建沉淀池、安裝排氣管、砌墻磚、鋪地磚……聶晉梅每天忙前忙后,經過6個月的努力,改廁工作終于在10月按期完成。“真好,現在上廁所方便多了,水一沖,一點異味都沒有,環境更干凈了。”嘗到甜頭的瓦窯頭村村民樂呵呵地說,“現在我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像城里了。”

  旱廁改造折射出的是農村居民生活品質的不斷提升。2018年以來,我市連續四年每年新建二類以上公廁100座以上,累計新建公廁526座,全市建成區免費投運公廁1179座。改造拆除建成區旱公廁165座,基本實現旱廁清零目標。“旱廁改造就是要把民生工程進一步拓展,延伸到最角落里,讓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市創衛辦有關負責人說。

  垃圾清運解民憂

  凌晨4時,在濱南亮潔(古交)城市服務有限公司環衛車隊工作的劉彥明,正認真地為壓縮垃圾車做常規“體檢”,檢查機油、電路、車燈、儀表、輪胎……一切就緒后,劉彥明發動車子,從單位出發,開始了每日的生活垃圾清運。

  “居民每日的生活垃圾特別多,為了保持生活環境的干凈整潔,我們必須及時清運,尤其是夏天,高溫天氣下的垃圾更容易散發異味,影響環境。”劉彥明開著壓縮垃圾車一趟又一趟地穿梭在大街小巷,及時清運著每個小區的生活垃圾。每逢節假日,生活垃圾量明顯增大,加班加點是常態。據統計,劉彥明所在的清運隊,日均清理垃圾70余噸,每位司機的日均工作量均在5車以上。“這個看似簡單、不起眼的工作,卻是環衛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我們必須確保垃圾日產日清。”劉彥明說。

  群眾身邊無小事。近年來,我市緊扣生活垃圾分類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置目標,結合“無廢城市”建設,新建改造大型轉運站3座、垃圾焚燒電廠2座、餐廚垃圾處理廠1座、綠色分揀中心1座,配置各類垃圾收運車輛1200余臺,六城區、清徐縣、陽曲縣原生垃圾實現“全焚燒零填埋”,全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39.8%、資源化利用率達85%以上、無害化處理率達100%。

  健康宣教暖民心

  “有了口腔潰瘍怎么辦?”“牙齒脫位還能種回去嗎?”“晚上不摘假牙睡覺會怎樣?”……9月中旬,太原市衛健委省城健康科普巡講團第47期健康宣教開講,市第二人民醫院口腔科團隊一邊情景演示一邊講解,幫助居民更好地掌握口腔健康知識,增強口腔保健意識。“只要社區舉辦健康講座,我都會報名參加,特別受用。”63歲的張阿姨認真地記著筆記。

  像這樣生動有趣的健康科普活動經常在我市各個社區、學校、企業不定期舉行,深受群眾喜愛。目前,我市健康教育已形成市、縣、鄉、村四級工作網絡,專(兼)職健康教育工作人員1305人,涵蓋省、市、區醫院和疾控中心43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115家,衛生站、所、室1125家,健康教育網絡覆蓋率達100%,居民健康素養水平達27.5%。我市創建健康鄉鎮(街辦)9個、健康社區34個、健康村9個、健康機關32個、健康學校198個、健康醫院12個、健康企業12個、健康家庭264個。

  一座整潔、有序、舒適、優美的城市正在你我身邊顯現。

(責編:張杰)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投县| 清丰县| 都安| 澎湖县| 建瓯市| 宁陵县| 枝江市| 玉山县| 通道| 巴楚县| 泰和县| 达拉特旗| 广安市| 泗洪县| 电白县| 砚山县| 浪卡子县| 永康市| 朝阳市| 托克托县| 榆社县| 金平| 曲麻莱县| 阿巴嘎旗| 邯郸市| 舒兰市| 尚志市| 讷河市| 丹东市| 区。| 丘北县| 福鼎市| 承德县| 精河县| 信丰县| 巩义市| 临高县| 体育| 黄大仙区| 衡山县| 井冈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