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太原新聞網 >> 健康頻道

健康科普|寒假來了,預防孩子的寒假綜合征要早行動

來源:健康中國 2024年01月24日 12:37

  期待已久的寒假終于到來!孩子們放下沉重的書包,脫離校園的生活,盡情享受這段屬于自己的時光。然而,這段時間也可能給他們帶來一些挑戰,有些孩子會經歷所謂的假期綜合征,即因生活節奏和環境變化引發的心理和行為問題。

  為什么會出現假期綜合征

  家長該如何引導

  為了幫助孩子應對“假期綜合征”,家長可以參考以下做法。

  假期堅持規律作息。家長可以和孩子設定一個相對固定的入睡及起床時間。為了讓孩子規律進食,也可以讓孩子參與一日三餐的準備工作,協助完成家務,增強孩子的自理能力和家庭責任感。此外,家中應避免儲存過多零食。

  平衡休閑與學習。在安排休閑娛樂的同時,家長可以定期組織一些寓教于樂的活動。比如帶孩子參加研學活動、參觀博物館等,在潛移默化中提高他們的學習熱情。

  家長可以按照學校要求,給孩子安排少量的學習計劃,鞏固所學知識,也可以適當預習下學期的學習內容。切忌過度安排學習任務,如過多補課或要求孩子超額完成作業。假期不應該變成另一種形式的學校生活,過多的學習任務可能會使孩子感到壓力,也不利于維持較高的學習效率。

  控制電子產品的使用。和孩子一起設定電子產品的使用時間,也可以嘗試設立“無屏幕時間”,比如餐桌上或家庭活動時禁止使用電子設備。

  限制使用電子產品時,盡量不要僅強調“禁止”,這樣容易引發孩子的逆反情緒,而要多強調“可以做什么”,如鼓勵孩子參與體育鍛煉、戶外活動和家庭活動等,讓孩子感受到,即使不使用電子產品,也能體會到很多快樂和成就感。

  促進社交互動。鼓勵孩子與朋友多交流,或者安排一些家庭和朋友間的小聚會,幫助孩子維持和發展社交技能。家長要盡量避免讓孩子整天獨處。

  關注心理健康。家長不要只關心孩子的身體健康及學業情況,還需要主動了解他們的內心感受和想法,關心他們情緒和社交情況的變化。面對孩子的情緒波動或行為改變,家長要做到多傾聽、多理解、少評價、少說教,不要一味指責,要耐心找到孩子出現變化的原因,幫助他們學習合理表達情緒,處理生活、學業及社交方面的困難。

  如果孩子持續存在不良情緒,家長要積極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如尋找心理咨詢師,或到醫院精神心理科排查是否存在精神心理疾病。

  假期不同階段可有不同重點

  假期初期:家長可幫助孩子從學校的學習模式過渡到假期的休閑模式,與孩子一起規劃假期的活動和目標,比如學習新技能、完成一個特定的項目或參加家庭旅行。

  假期中期:定期回顧孩子的活動和目標進展,并根據需要進行調整。保持與孩子的溝通,鼓勵他們分享自己的經歷和感受。維持適度的學習活動,如每周安排閱讀時間或復習特定科目。

  假期后期:此時,家長可逐漸引導孩子恢復到學校的作息時間。一起了解即將開始的新學期內容,討論孩子的擔憂和期待,幫助他們調整情緒,準備好迎接新學期的挑戰。

  總之,假期也是孩子成長的寶貴時期,家長合理引導可以有效避免假期綜合征“纏”上孩子。祝所有的孩子度過一個快樂而充實的假期,以最佳的精神狀態迎接下一階段的成長。(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 劉靜然)

(責編:范婉璐)
主站蜘蛛池模板: 琼结县| 涡阳县| 塔城市| 澄迈县| 萝北县| 临潭县| 波密县| 丽江市| 永康市| 台中县| 凤凰县| 资兴市| 松原市| 瑞丽市| 兰西县| 桃源县| 汉阴县| 九龙城区| 招远市| 重庆市| 香港| 永兴县| 随州市| 娄底市| 乡城县| 纳雍县| 河南省| 西藏| 扶风县| 南雄市| 普兰店市| 溧阳市| 龙门县| 顺义区| 德安县| 大悟县| 益阳市| 当涂县| 衢州市| 上饶市| 安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