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太原新聞網 >> 萬花筒

月球縮小可能導致其南極發生月震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張佳欣 2024年01月29日 15:03

  下一次你在夜空中看到月亮時,它可能不再那么“圓滿”了。美國馬里蘭大學的研究表明,月球一直在逐漸縮小,就像葡萄變成葡萄干一樣,導致其表面起皺并形成斷層。月球的縮小可能會導致月球表面出現顯著翹曲和地震活動,即所謂的月震,或對未來的人類探索構成威脅。相關論文發表在25日的《行星科學雜志》上。

  在過去的數億年里,隨著月球核心的冷卻,月球在不斷“瘦身”,其周長已經減少了近50米。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未來將展開阿耳忒彌斯3號載人登月任務,科學家將月球的變化與登月任務的潛在風險聯系在一起,尤其是在月球的南極地區。

  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上的相機探測到了數千個廣泛分布在月殼中的相對較小、較新的逆沖斷層。這些陡坡是懸崖狀的地貌,類似于月球表面的小階梯。它們是在收縮力破壞地殼并將斷層一側的地殼推開,或者將其推至越過另一側地殼的地方形成的。這種結構是由月球內部冷卻和地球施加的潮汐力共同造成的,導致整個月球收縮。

  斷層的形成伴隨著淺層月震形式的地震活動。這種淺層月震由阿波羅被動地震網絡記錄,該網絡是阿波羅宇航員50多年前部署的一系列地震儀。有記錄的最強淺層月震震中位于南極地區。

  與地球上的地震不同,淺層月震發生在地表以下幾百公里處,可持續數小時。這種長期的地震活動,再加上月球干燥的砂礫狀表面,增加了山體滑坡和對潛在人類住區的結構性破壞的風險。

  模型表明,現有斷層上的滑動事件或新的逆沖斷層的形成,可能會導致南極地區發生淺層月震,從而產生強烈的地面震動。在規劃月球上永久前哨站的位置和穩定性時,應考慮較新形成的逆沖斷層的全月球分布、它們活躍的潛力以及由于持續的月球收縮而形成新逆沖斷層的可能性。

(責編:范婉璐)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夷山市| 固镇县| 济南市| 门头沟区| 花莲县| 绍兴市| 邓州市| 阳谷县| 汪清县| 吴川市| 金溪县| 广州市| 龙江县| 玛曲县| 滨州市| 德保县| 罗甸县| 资中县| 恩施市| 固阳县| 中阳县| 齐齐哈尔市| 凤凰县| 徐州市| 巫溪县| 鹤壁市| 望谟县| 拜泉县| 雅安市| 饶阳县| 梧州市| 河北省| 南澳县| 炎陵县| 蓬安县| 栾川县| 庆安县| 南城县| 报价| 崇礼县| 汉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