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太原新聞網 >> 今日聚焦

聚焦解決急難愁盼問題 “城暖農民工” 太原在行動

來源:太原日報 作者:李曉并 2024年02月02日 07:30

  為充分做好太原市進城農民工服務保障工作,市人社局會同教育局、民政局、住建局、房產局、工會、團委、公積金中心共8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開展“城暖農民工”服務行動的實施方案》,聚焦解決農民工急難愁盼問題。

  穩定和擴大農民工就業

  貫穿全年開展春風行動暨就業援助月等“10+N”公共就業服務專項活動,主動深入用人單位和私營企業收集用工信息,為農村勞動力就業搭建交流平臺。用好“窗口服務+現場專場”面對面、“直播帶崗+線上專場”云端服務模式,搭建立體化招聘對接平臺。在重點幫扶縣組織開展“鄉村振興”系列招聘活動。充分發揮各縣(市、區)零工市場作用,為進城務工的農民工提供零工對接服務。鼓勵在農民工居住集中地區設立零工驛站,強化崗位信息歸集投放,建立崗位信息發布機制,采取送崗上門、定期崗位信息推送等靈活有效方式,提高農民工獲得務工信息的便利度和有效性。

  提升農民工能力素質

  支持農民工自主選擇政府補貼性培訓或社會化培訓,鼓勵企業特別是規模以上企業或吸納農民工較多的企業開展崗前培訓和崗位技能提升培訓;鼓勵普通高校、職業院校圍繞十大產業鏈、專業鎮培育及數字經濟、平臺經濟、健康養老等領域以及服務業復蘇發展需求,組織農民工開展訂單式、項目制培訓;鼓勵農民工參加崗位練兵、技能競賽、技術比武等活動。

  結合“一縣一勞務品牌”建設,支持各縣(市、區)打造一批農民工培訓特色優質品牌,培養一批高技能人才和能工巧匠。繼續實施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農民工繼續教育新模式。鼓勵農民工積極參加太原市農村青年電商培訓等,引領廣大青年在“互聯網+”時代實現創業致富。

  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

  督促企業依法落實工時制度,建立平臺企業用工報告制度,發布勞動合同(協議)通用示范文本,指導平臺企業與勞動者通過集體協商保障勞動者工作時長、休息休假、勞動報酬、社會保險等合法權益,壓實平臺企業用工主體責任。

  積極開展夏季送清涼、冬季送溫暖等活動,督促企業健全防暑降溫工作制度,加強勞動者身體健康檢查,合理調整勞動者工作時間,科學確定勞動強度,全面改善勞動條件。進一步擴大農民工參保規模,做好社保轉移接續服務。全面推進全民參保計劃,確保農民工依法依規參加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正常享受各項社會保險待遇。

  建成12個農民工工資爭議速裁庭,建立投訴一窗受理、爭議案件速裁,將加強協商調解,依托基層調解組織積極開展前端調解工作,引導雙方當事人調解結案,推動實現“案結事了人和”。

  加大對符合條件農民工公租房的保障力度,通過實物配租和貨幣補貼相結合有效緩解農民工住房困難問題。鼓勵農民工集中的產業園區及企業建設集體宿舍。推動用人單位為穩定就業農民工繳存住房公積金,督促各縣(市、區)推進靈活就業人員參加住房公積金制度工作。加大普惠性幼兒園建設,深入推進隨遷子女義務教育入學政策,清理取消不合規的隨遷子女入學證明材料,優化辦理流程,加快推進隨遷子女在公辦學校或以政府購買民辦學校學位方式入學就讀。

  加強臨時救助與就業政策、失業保險的政策銜接,全面推行由急難發生地直接實施臨時救助,對遭遇急難的農民工做到凡困必幫、有難必救,切實解決農民工及其家庭遭遇的突發性、緊迫性、臨時性基本生活困難。

  增強農民工城市歸屬感

  以進城農民工及其隨遷家屬為重點開展新市民融入城市培訓。組織開展慰問農民工演出活動,豐富農民工精神文化生活。啟動“工會伴您益路同行”關愛貨車司機行動,實施“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工會工作三年行動計劃”,擴大工會組織覆蓋面,聚焦貨車司機、網約車司機、快遞員、外賣配送員等農民工較為集中的重點群體,深化建會入會工作。實施“工會服務站點雙15工程”,推動服務站點布局持續優化,擴大服務站點有效覆蓋,讓廣大進城農民工抬腳進站點、抬手享服務。鼓勵各地因地制宜在城市街道、社區、農民工集中的工業園區,建立一批農民工暖心驛站,便于以新業態、新就業群體為重點的廣大進城農民工享受就餐、歇腳、緊急醫務處理等暖心服務。

(責編:田洲)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北区| 陇南市| 台前县| 夏津县| 永春县| 海林市| 溧阳市| 南京市| 东台市| 万山特区| 万州区| 资溪县| 高尔夫| 丹江口市| 酒泉市| 荆门市| 绥德县| 平泉县| 徐水县| 土默特右旗| 彩票| 贵定县| 邻水| 枣庄市| 西华县| 永定县| 赞皇县| 蛟河市| 房产| 象山县| 海南省| 云梦县| 合作市| 公主岭市| 昭苏县| 佳木斯市| 丹巴县| 荥经县| 麻城市| 万年县| 南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