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歲老人突然陷入休克,送醫后出現了少見的反復心臟驟停,數度瀕臨死亡。醫護人員經過21次電擊除顫、數千次胸外心臟按壓,才終于將患者病情穩住……日前,山醫大一院急診醫學中心醫護人員經過4個多小時的奮力搶救,將這位惡性心律失常的老人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創造出一個“心”奇跡。
不久前的一個晚上,120救護車呼嘯著駛到山醫大一院急診通道前。患者是一名85歲的女性,4個小時前,突然感到頭暈、四肢麻木,并腹痛嘔吐,10分鐘前出現意識障礙。急診醫學中心醫護人員一路跑著將患者推進搶救室,剛連好相關設備,心電監護儀便發出了連續的警報聲。
“快,心臟電復律,她是室性心動過速。”當班的衛彥芳醫師立即發出醫囑,劉麗華、李媛、趙艷麗等醫護隨即開始緊急電復律、建立液路、輸注搶救藥物,老人生命體征明顯好轉。可沒過幾分鐘,便再次發生室性心動過速,幾番搶救后依然心率快,血壓、血氧飽和度低下,隨時可能會有心臟驟停的危險。
夜漸漸深了,醫護人員卻一刻都不敢懈怠,深夜才是心臟病發作的危險時段。果然,50分鐘的室性心動過速搶救后,老人出現了極其兇險的室顫,大家又開始了一輪爭分奪秒的“戰斗”。當班醫生輪流上手,胸外心臟按壓、電擊除顫、氣管插管,接呼吸機輔助呼吸,注入藥物……胸外心臟按壓,每次按壓要使胸骨及相連的肋軟骨下陷3-4厘米,至少需要30公斤的下壓力度,一分鐘按壓近百次,幾輪搶救下來,豆大的汗珠從醫護人員的額頭不斷滴下,胳膊也早就酸痛僵直,大家仍沒有放棄。時間仿佛被拉長了,每一秒都充滿了緊張與期待。
“200焦耳充電完畢,所有人離開,放電;300焦耳充電完畢,放電……”一次、兩次、三次……除顫儀釋放出強大的電流,沖擊著患者的心臟,每一次除顫都寄托著生的希望。最終,經過大家的奮力搶救,患者終于恢復了正常的竇性心律。兩天后,老人病情穩定,轉入該院心血管內科普通病房進一步治療。
“21次電擊除顫,72分鐘胸外心臟按壓,260分鐘搶救,老人家和我們一起創造了生命的奇跡。”參與搶救的醫護人員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