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消息,為持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突出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在生態環境部和省生態環境廳指導下,我市建立管控清單,深挖減排潛力,做到涉氣企業“應納盡納”,實施績效分級的應急減排企業從2022年的1555家增加至目前的2090家。在重污染天氣預警期間,環保績效水平先進的企業,可以減少或免除應急減排措施,從而鼓勵“先進”、鞭策“后進”,促進全行業高質量發展。
通過重污染天氣重點行業企業績效分級,可以科學精準實施差異化管控。依照《山西省重污染天氣重點行業企業績效分級管理辦法》,考核的指標包括企業環保設施建設運行、環保治理管理水平、環境守法、高耗能重點行業能效指標等。A級企業的能效應達到標桿水平,B級企業的能效應達到基準水平。
依照省生態環境廳最新公布的數據,我市符合績效分級A級、B級、績效引領性的企業共88家。其中,A級企業8家、B級企業32家、績效引領性企業48家,涉及鋼鐵、耐火材料、炭黑制造、鑄造、工業涂裝、家具制造、有色金屬壓延、水泥、磚瓦窯(非燒結磚)等行業。績效分級結果將作為重污染天氣或特殊時期實施差異化管控的重要依據,鼓勵環保績效好的企業多生產,讓環保績效差的企業多限產,不搞“一刀切”。在碳達峰、碳中和背景下,這些高級別績效分級企業將被賦予更大發展空間和競爭力,最大限度降低秋冬季應急期間對企業生產的影響。
(責編:田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