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火氣升騰,匯聚著城市的熱鬧與活力。春節假期后,街頭巷尾越來越多的餐飲小館在一聲聲“龍年大吉”中開門營業,為太原的美食文化增添誘人香味。連日來記者走訪發現,開工之后,我市餐飲行業就呈現火爆勢頭,尤其是小型餐館、街邊店一開門就迎來了一波就餐高峰,排座、等位現象隨處可見。
“街邊味道”飄香
“93號,你的打鹵面好了!”2月19日上午11時30分,體育路附近一家打鹵面館迎來了中午時段的客流高峰。老板王東忙著下面、續水;妻子曉平急速遞碗、澆鹵;鐘點工負責收碗、擦桌……顧客一撥接一撥,不到一刻鐘的工夫,擺著七八張長桌的小店已是座無虛席。
“今天是節后第二天正式營業,整體客流量還是不錯的。”王東介紹,他們從臘月二十九開始放假,店里的客流主要來自周邊居民和商場企業。“商場企業開工了,我們這邊人就多起來了。”老板娘曉平一邊忙著引導食客一邊給記者介紹。
家住銅廠宿舍的馮凱一進門,就習慣性地點了一碗打鹵面外加豆干和雞腿,“這家面店我常來,除了打鹵地道、面條勁道,小菜也很有味道。過年天天吃大餐,還挺想這口的。”馮凱說,春節假期,找家小飯館吃個飯的確不太方便,這兩天感覺好多了,家門口的餐飲店都陸續開門營業了。
記者了解到,大部分街邊餐飲店、小型餐館都選擇了春節放假,而隨著假期結束,周邊企業開工,這些餐飲小館也迎來了開工日,并且迅速聚攏了人氣。
開年活力涌動
“忙忙碌碌,熱氣騰騰,這就是餐廳該有的樣子。”2月18日19時,位于千峰南路的一家地攤打邊爐餐館,顧客三三兩兩陸續到店,后廚很快傳出燃燒的炭火聲,不一會兒,八張方桌的餐館里香味四溢。餐館老板介紹,小店選在大年初八開門,討個好彩頭。“新的一年,鉚足干勁加油干,店不大但服務不能差,我們要把口碑做起來,讓餐館的生意紅紅火火。”
在太原,街頭巷尾的餐飲小館構成了城市經濟發展的“毛細血管”,也是城區煙火氣和百姓鮮活日常的承載。位于解放路的一家牛肉面館,一過大年初五就正式開門營業了。“這幾天,店里一到用餐時段就爆滿,有時過了飯點還陸續有客人進店就餐,我們每天都在加大供應量。”望著店里店外忙碌的景象,面店老板感受到了振奮。他說,面館開業后人氣十足,店員的精神頭也十足。“新年新氣象,繼續加油干。”
餐飲的煙火氣,透露著一座城市最真實的魅力。太原市烹飪餐飲業協會負責人介紹,消費者對食材品質和性價比關注度在提高,城市餐飲小店也在努力向著高性價比、營養化方向發展。這些遍布街巷的小店,不僅撬動了經濟活力,也會讓民眾餐飲消費更便利、更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