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轉暖,正是野菜生長旺盛的季節,利用識圖軟件,采摘一些野菜嘗嘗鮮。”市民馬先生說:“我在手機上下載了識圖軟件,只需幾秒鐘就能快速識別植物的名稱。用這款軟件尋找可以食用的野菜很方便。”事實果真如此嗎?
3月23日,馬先生和家人去郊外踏青時,利用識圖軟件,挖了滿滿一塑料袋野菜拎回家。有經驗的鄰居經過仔細辨認,發現這些挖來的野菜中,只有一少半是可以食用的。
在迎澤公園,記者使用同款軟件對準草坪中剛剛冒芽的小草拍照識別,幾秒過后,軟件顯示該植物為小麥。記者向園林工作人員咨詢,為何會出現偏差。工作人員表示,僅憑拍照識別,缺乏植物的必要信息,很可能出現偏差。市民采摘野菜僅僅通過識圖軟件,會有風險。萬一誤食了有毒的野菜,會引發身體不適。
園林人員建議,大家不要輕易采摘野菜,缺乏相關知識,食用野菜會對身體造成危害。此外,老人、嬰幼兒、孕婦、哺乳期婦女、過敏體質以及消化系統存在疾病的人群盡量不吃或少吃野菜。
(責編:張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