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記者從山西省財政廳獲悉,2023年,我省構建財政金融聯動機制,找準財政和金融的結合點、切入點、著力點,探索出一條財政金融有效聯動、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
健全常態化溝通機制。2023年,我省召開財政聯動金融政策宣介會,面向31家金融機構解讀財政政策和資金重點投向領域,奠定財政金融聯動合作基礎;聯合省發改委建立專項債券項目申報會商機制,篩選成熟優質項目向國家部委申報,持續深化財政金融多領域合作;周密組織,創新業務,圓滿完成全年債券發行任務,2023年累計發行政府債券1269.1億元,創新推出3年期柜臺債,個人投資者占比達87.6%,實現讓利于民,推動山西債成功“出圈”。
健全財政資金存放機制。我省在全國率先出臺《省級財政性資金競爭存放評價指標體系》,為建立科學規范、公平公正的財政性資金存放平衡機制提供制度支撐;兼顧安全、平穩、收益,多頻次、短周期開展全年國庫現金操作,2023年操作省級國庫現金管理2174.8億元,實現利息收入6.1億元,較同期活期存款利率多4.8億元,按12月末存貸比匡算可撬動貸款1576億元,規模及收益均創歷史新高,起到財政資金撬動金融資本更多投入我省實體經濟發展、金融資本反哺增加財政收入的財政金融雙贏聯動效應。
健全重大戰略項目保障機制。省財政廳借助基金、融資等金融工具,吸引更多金融資本和民間投資流向重大項目,太行產業投資基金向67個項目投放251.36億元,支持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制造、氫能產業鏈、光伏產業鏈、現代醫藥、第三代半導體等新興產業;強化“以考促效”,通過制定省屬金融企業“一企一策”目標責任指標和績效考核,將參與綠色低碳領域投融資納入考核指標,積極引導金融機構參與綠色低碳投融資,晉商銀行綠色信貸余額95.42億元,山西銀行綠色金融信貸余額較年初增長6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