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鹽的難點是什么?一份最新的消費者調查結果顯示,“難以舍棄口味”是重要因素。食品營養專家提示,控鹽主動權在每個人的手中,“口重”更應注意少吃鹽。
4月7日是世界衛生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將中國宣傳主題定為“人人享健康共同促健康”。減少食鹽(鈉)攝入,是預防高血壓及心血管疾病、促進健康的簡單有效方法。
來自科信食品與健康信息交流中心的數據顯示,接近70%的受訪者認為減鹽具有較高健康意義,超過60%的受訪者認為自己需要減鹽。但鹽是百味之首,超過50%的受訪者表示減鹽最大的阻礙是難以舍棄口味。
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君石認為,控鹽主動權在每個人的手中,撒鹽和雞精的時候可以少抖一下,倒醬油時可以少滴幾滴。有這樣的主動控制意識,限鹽勺、減鹽調料才能發揮應有作用。同時,老年人味覺感知退化,對咸味不敏感,更需要注意減鹽。
面對“重”口難調,專家還表示,如果希望減鹽不減咸,現階段有一個便捷辦法是使用低鈉鹽——同樣咸度下,低鈉鹽比傳統食鹽減少20%至35%的鈉。但腎病患者等少數不適宜高鉀攝入人群,需咨詢專業醫師的意見。
(責編:張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