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澤區是‘錦繡太原城’的核心區域,是太原推進‘六地’建設的重要承載區,我們將強化首善擔當,更好發揮引領帶動作用,奮力在建設國家區域中心城市的生動實踐中作表率、走在前。”迎澤區委書記李慧在接受采訪時表示。
對于如何錨定“六地”發力,切實將今年經濟工作落到實處,李慧從產業支撐、文旅融合、創新驅動、開放合作、改善民生五方面做了具體闡述。
發揮比較優勢,在產業支撐上多作貢獻。李慧表示,市委對迎澤區抓好商貿服務、現代金融、數字經濟“三件要事”寄予厚望,迎澤區將以“三區”建設為重點,助力太原打造“區域現代服務業集聚地”。加快消費升級引領區建設,提檔升級柳巷、朝陽等重點商圈,豐富創意市集、沉浸體驗、非遺展演等消費新業態,推動鐘樓街創建全國示范步行街。加快金融核心集聚區建設,以迎澤大街改造提升為契機,持續引進一批證券、保險、基金等金融機構總部,率先打造立足迎澤、服務太原、影響全省的金融服務集聚中心。加快數字經濟先行區建設,高標準打造“迎澤數谷”,推動中泰、龍堡數字經濟產業園延伸產業鏈條,引深省級新型智慧城市試點,推動“數字迎澤”再上新臺階。
挖掘府城文化,在文旅融合上多作貢獻。憑借底蘊深厚的府城文化資源,迎澤區將圍繞太原打造“國內外重要文化旅游目的地”,以建設“旅游熱點門戶”為契機,提檔“千年府城、凌霄雙塔、生態東山”三條文化旅游帶,打造全域旅游標識系統和迎澤區域IP,適時啟動文廟—文瀛湖片區改造項目,推動上馬街爭創省級旅游休閑街區,開發更多沉浸式體驗型府城旅游精品路線,打造“太原府城游”升級版。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用好用活北齊壁畫博物館資源,啟動清真古寺、孟家井瓷窯修繕工程,推進府城歷史風貌保護和環境提升,不斷釋放“千年府城·首善迎澤”的文化魅力。
做好人才文章,在創新驅動上多作貢獻。市委要求迎澤區率先打造人才高地、創新高地。李慧表示,將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支持中國科學院煤化所等“國家隊”在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及碳基新材料等領域持續攻關,為太原建設“國家能源技術革命策源地”貢獻智慧。構建“產學研”創新聯合體,引導智慧產業園與太原工業學院共建“智能制造科技特色產業園”。實施更加開放的人才政策,探索“一事一議”“一人一策”等方式,靶向引進“高精尖缺”人才。實施高新技術企業提質增效計劃,加快構建“初創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領軍企業”培育生態鏈,把科技創新“關鍵變量”轉化為推動發展的“最大增量”。
創優營商環境,在開放合作上多作貢獻。作為太原的“東大門”,迎澤區將發揮區位優勢,把迎澤“一域”置于全市、全省“大局”坐標中找定位、揚優勢、謀發展,力爭把迎澤區打造成內陸地區高水平對外新高地的“門戶樞紐”。積極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深度參與山西中部城市群建設,主動承接產業轉移、科技轉化。圍繞全市打造太原榆次太谷城市核,引深“飛地經濟”,積極與壽陽共建太晉一體化融合發展區。全面落實市委“營商環境優化提升年”部署要求,持續擴大“7×24小時”“高效辦成一件事”服務范圍,推動政務服務流程“極簡化”、審批“極速化”、服務“極致化”,不斷提升企業發展活力和“粘性”。
回應群眾期盼,在改善民生上多作貢獻。聚焦太原建設“全省民生幸福首善地”,發揮迎澤教育、醫療等基礎優勢,用民生“溫度”標注幸福“刻度”。讓教育更均衡,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引深“全國中小學科學教育試驗區”,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建成更多群眾“家門口”的好學校。讓城鄉更宜居,統籌推進城市更新、鄉村振興,推動老舊小區改造率先收官,提檔和新建一批停車場、鄰里市場、便民生活圈;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讓農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讓生態更美麗,一體推進治山、治水、治氣、治城,狠抓污染防治攻堅戰,為再現“錦繡太原城”盛景貢獻力量。
李慧表示,迎澤區將扛牢首善使命,撲下身子,擼起袖子,甩開膀子,以只爭朝夕的精神做好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為建設國家區域中心城市、再現“錦繡太原城”盛景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