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太原新聞網 >> 特別關注

亳州牡丹越千年

十省名城聯動 共揚國色美名——“盛世牡丹耀中國”大型融媒體聯動報道之亳州篇

來源:太原日報 2024年04月11日 07:19
卜彌格繪制的地圖把牡丹標注在地名亳州上。

身穿漢服暢游華佗牡丹園。

  人間四月天,行走在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的廣袤田野,隨處可見正在盛開的牡丹花,雍容華貴,國色天香。

  亳州是中華藥都,亳州牡丹的與眾不同,在于它的藥用價值。用亳州牡丹根莖加工而成的“亳丹皮”,是一味中藥。這種亳州地產藥材,是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F代醫學認為亳丹皮有鎮靜、鎮痛、催眠、降壓、抗菌等作用。

  亳州牡丹的種植歷史,可以追溯到1800多年前,從神醫華佗在亳州開辟第一塊藥圃起,牡丹便與亳州結下了不解之緣,主要以民間種植藥用牡丹為主。到了明朝,亳州人薛蕙將牡丹移向園中栽。在薛蕙等文人雅士的帶領下,城中好花習俗蔚然成風,亳州牡丹盛極一時,“獨步天下”,當時外國人所繪制的地圖,明確地將牡丹標注在地名亳州上,便是最好的佐證。

  亳州牡丹歷史悠久

  亳州位于安徽省西北部,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文化旅游城市、中國長壽之鄉,也是中華藥都,這里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非常適合牡丹的生長。

  時針撥回東漢末年,沛國譙縣(今亳州市譙城區)人神醫華佗在家鄉開辟藥圃,并游學行醫治病救人。從那時起,藥用牡丹便在亳州這片土地上扎下了根,由它的根莖配制成的中藥解除了很多人的病痛。

  據《亳州志》記載,亳州牡丹在晉朝就已有御衣黃、疊翠芯珠、桃花湛露等許多名甲天下的極品。北宋時,亳州牡丹品種已達150多個,姚黃魏紫,國色天香,“觀者如織,絡繹不絕”。

  亳州牡丹在明朝更是盛極一時,山東《曹縣志》在記載牡丹盛衰史時曾云:牡丹“初盛于洛,再盛于亳州”。亳州牡丹在明朝時期之所以如日中天,和明朝亳州望族薛家是分不開的。明朝吏部郎中薛蕙因為嘉靖二年的“大禮”之爭,辭官歸隱故里,在家鄉廣植牡丹,從中尋找“天于清高補富貴,人從草木寄文章”的境界。

  薛蕙在城南買地建造了一片園林——常樂園,其子又在常樂園的附近修建了南園,兩個牡丹園中廣植牡丹名品。適逢暮春,牡丹爭奇斗艷,紅如火、黃似霞、紫若氣、白像雪、黑仿墨,游人暢玩其間,流連忘返。薛蕙一生喜歡牡丹,還留下了多首詠牡丹的詩,如“錦園處處鎖名花,步障層層簇絳紗。斟酌君恩似春色,牡丹枝上獨繁華?!?/p>

  薛蕙的孫子薛鳳翔從小生活在牡丹園中,耳濡目染,對牡丹更是情有獨鐘,集天下名品種之,當時常樂園牡丹品種多達267種,可謂群英薈萃,遠近聞名。薛鳳翔博覽群書,寫詩作畫,尤以牡丹為工。受到祖輩的影響,薛鳳翔從小就不熱衷功名,雖官至鴻臚寺少卿,還是早早歸隱。薛鳳翔歸隱之后,一心撲在牡丹上,還寫下著名的《亳州牡丹史》流傳后世。

  薛鳳翔所著《亳州牡丹史》共四卷,以《史記》體例,分本紀、表、傳和藝文志等幾個部分。該史對牡丹進行繁而有序的分類,繪形繪色描繪了牡丹的花容月貌,詳盡總結了牡丹栽培管理技術,同時還記述了有關牡丹的軼聞傳說;其內容翔實,洋洋大觀,融文學性、藝術性、知識性于一爐,其描摹狀色,惟妙惟肖,“若漢宮粉黛三千,按圖可驥”??梢姰敃r亳州牡丹的“歷史地位”之高。

  明代的隆慶、萬歷年間,亳州牡丹園星羅棋布,除了薛家,還有王謙夫“松竹園”、李典客“涼暑園”、李方岳“適園”、夏之臣“南里園”等,當時種植牡丹、培育新品牡丹成為一種風氣。

  波蘭傳教士卜彌格在1644至1650年游歷中國期間,曾經到過南京、開封與西安,他在1650年繪制的地圖上,明確地把牡丹標注在地名亳州上。在其所繪制的地圖上,以風物標注地名的僅此一例,這表明在當時提起牡丹就會讓人想到亳州,提到亳州就會想起牡丹,牡丹在當時已成為亳州的“城市形象代言人”,為世人所矚目。這也是“亳州牡丹獨步天下”的一大例證。

  央視科教頻道“百家講壇”欄目,也曾對明朝時期亳州牡丹的種植盛況進行過詳細介紹。欄目中講到,明朝時期,亳州牡丹極盛,在許多熱愛牡丹的文人雅士帶領下,城中好花習俗蔚然成風。他們在大大小小的牡丹園中,種下從祖國大江南北搜羅而來的各類牡丹。他們的悉心照料讓牡丹得以絢爛綻放,也為時人的生活錦上添花,把富貴、吉祥的美好祝愿帶至千萬家。牡丹如此嬌艷,引得無數文人、畫家“競折腰”,他們爭相吟詠、描摹牡丹。從宮廷到民間,牡丹繪畫風靡一時。

  藥用牡丹全國居首

  牡丹的藥用史遠長于觀賞史,最早清晰記載牡丹藥用價值的是2000多年前漢代的《神農本草經》。作為神醫華佗的故鄉,亳州種植藥用牡丹的歷史,全國居首。

  亳州牡丹主要采集根部丹皮(花也可入藥,但以收獲丹皮為主)。因藥牡丹栽培喜溫暖、排水好、水位低的肥沃沙質土壤,具備這些土壤特征的亳州成為藥用牡丹的主產區。

  亳丹皮藥用價值較高,以條粗長、皮厚、粉性足、香氣濃、結晶狀物多者為佳,采集時選擇5年以上的牡丹,“抽筋扒皮”之后形成中藥材亳丹皮。亳丹皮具有鎮靜、鎮痛、催眠、降壓、抗菌等作用,千百年來,一直守護著人類的健康。

  譙城區華佗鎮小華莊是神醫華佗的家鄉,這里的人們世世代代種植中藥材。78歲的小華莊村民豐紹斌告訴記者,從他記事起,小華莊就家家戶戶種植藥材,主要品種是白芍、牡丹和白芷,每到暮春四月,地里的芍藥、牡丹紛紛開放,這里儼然成了“花窩子”。

  “這幾年種牡丹的收益不錯,畝均收益能達到5萬元左右。”豐紹斌高興地說,他種的上一茬牡丹賣完之后,今年又新種了幾畝。在豐紹斌看來,牡丹全身都是寶,不僅它的根莖可以賣錢,花朵可以觀賞,它結的莢、籽都可以賣錢,是一種觀賞價值、經濟價值都很高的中藥材。

  亳州市牡丹協會會長張凱介紹,目前,亳州中藥材種植面積達120萬畝,其中牡丹種植面積約20萬畝。

  作為中華藥都,亳州擁有全球規模最大的中藥材專業市場,市場日上市品種2800余種,日客流量約5~6萬人,去年銷售收入600億元,每天有大量的亳丹皮從這里發往全國各地。

  藥農種出的亳丹皮,也通過亳州的千家藥企,“飄洋過?!弊呦蚴澜绺鞯亍T诎不諈f和成制藥有限公司,幾乎每周都有裝滿中藥飲片的集裝箱發往國外。安徽協和成藥業副總經理趙維和介紹,包括亳丹皮在內的公司的中藥材銷往韓國、美國、德國、匈牙利、越南、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

  好藥材離不開好種子。近年來,亳州市不斷加強對牡丹種質資源的保護,出臺了《關于加快亳州道地中藥材綠色發展的實施意見》等政策文件,支持中藥材種質資源保護、新品種選育和引進、繁育基地和組培繁育中心建設,以及包括牡丹在內的中藥材種植。

  在安徽省亳州中醫藥集團有限公司的中藥材種質資源保護示范園,一株株牡丹苗整齊排列,在四月和煦的陽光下茁壯成長。

  “我們種植的牡丹苗,主要是亳州本地的藥用牡丹?!笔痉秷@負責人母覓成介紹,示范園采取標準化、數字化、智能化的種植模式,這里自建的有溯源系統,從種子種苗到田間投入,從田間管理到種苗去向……全程可以追溯,確保種苗的質量。

  母覓成邊走邊說,示范園建立的還有物聯網系統,園內的降雨量、空氣濕度、土壤溫度、葉面濕度、土壤氮磷鉀等都可以通過手機App實時查看,“我們建立的還有水肥一體化系統,如果空氣干燥需要澆水,就可以通過手機App,一鍵開啟澆水施肥模式?!?/p>

  “我們種植的牡丹,主要是向周邊的種植大戶、專業合作社推廣?!蹦敢挸筛嬖V記者,示范園通過種植推廣,一方面擴大亳州牡丹的種植面積,另一方面促進藥農增收致富,為鄉村振興出一份力。

  “花經濟”賦能文旅發展

  近年來,除了藥用價值,亳州牡丹也在推動著文旅產業的發展。每年4月上旬,20萬畝藥用牡丹怒放。這時候的亳州田野、村莊前后、甚至農家小院的角落里,抬眼可見盛開的牡丹花。

  圍繞打造世界中醫藥之都、文化旅游強市,亳州建設了亳藥花海休閑觀光大世界,景區占地面積近15萬畝,集亳芍、牡丹、亳菊等藥花種植、展覽、觀光休閑為一體,是全國最大的中醫藥花海景觀,每年4月至5月,牡丹、芍花次遞開放,牡丹潔白無瑕,芍花燦若云霞,吸引了大批游客前來感受田園風光、風土人情。

  除了亳藥花海休閑觀光大世界,華佗牡丹園也是觀賞牡丹的好去處。華佗牡丹園在原有亳州牡丹的基礎上,又從河南洛陽、山東菏澤等地引進了一些觀賞牡丹品種,先后投資1800余萬元建成。如今,華佗牡丹園有各種名貴牡丹品種60多個,同期建設的還有與牡丹花期相近的海棠園、紫藤園等觀賞園,形成國色天香、百花爭艷的園區主題意蘊,打造了皖北集花卉觀賞、垂釣娛樂、休閑住宿為一體的牡丹觀賞園。

  每年4月中旬,華佗牡丹園都會舉辦牡丹節,園內9大色系60多個品種的牡丹和觀賞芍藥花爭奇斗艷,如詩如畫,眾多游客的到來也帶動了當地文化旅游產業發展。

  適逢盛世,亳州牡丹產業正面臨著多重疊加機遇,發展前景可期,無論是藥用牡丹還是觀賞牡丹,都將綻放出更加迷人的光芒。

  亳州晚報記者 汝平

  (本稿圖片由張延林拍攝)

(責編:張凱)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福县| 新巴尔虎右旗| 沂源县| 蓝田县| 阳曲县| 永春县| 蓬莱市| 图们市| 富锦市| 达日县| 伽师县| 新乡市| 敦煌市| 射洪县| 门头沟区| 山东省| 乐清市| 栾川县| 吴忠市| 专栏| 金昌市| 高要市| 贵州省| 惠来县| 克东县| 谢通门县| 三江| 保康县| 宁都县| 德州市| 绩溪县| 四子王旗| 红河县| 铅山县| 景洪市| 盖州市| 崇左市| 布拖县| 甘南县| 临安市| 农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