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正好,外出踏青旅游的人們日漸增多。4月9日,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組織專家分析研判認為,流行性腮腺炎、水痘、百日咳、猩紅熱、手足口病、諾如病毒感染等即將出現季節性流行趨勢;加之氣溫回升,蚊蟲密度增大,登革熱等蟲媒傳染病和食源性疾病也將呈現高發態勢。對此,專家發布了相關健康提示。
出行前,最好準備充足的口罩、酒精棉片等防護用品;外出就餐,提倡公筷公勺、飯前便后洗手;乘坐飛機、火車等公共交通工具,或前往超市、影劇院等環境密閉、人員聚集場所,要做好個人防護。
春夏之季是腸道傳染病的高發季節,要注意個人衛生和飲食飲水衛生,預防食源性疾病。勤洗手,不喝生水,不吃未燒熟煮透的食物和未經消毒的奶,不購買無證攤點的食品。野外就餐最好攜帶有密封包裝的食品,打開的食品應盡快吃完,避免腐敗變質。旅行中不采摘、不食用野蘑菇和野果野菜。
謹防蚊蟲叮咬,預防蟲媒傳染病,前往野外活動時建議穿長袖衣褲,扎緊褲腿,裸露皮膚涂抹驅蚊劑或花露水,避免在草地、樹林等環境中長時間坐臥。戶外活動后要仔細檢查,防止通過衣物和寵物把蜱蟲帶回家,同時建議盡快沐浴更衣。一旦發現有蜱蟲叮咬、鉆入皮膚時,切忌生拉硬拽,以免拽傷皮膚,同時還容易將蜱蟲的頭部留在皮膚內,應盡快找到專業醫療機構取出,然后做局部消毒處理,并隨時觀察身體狀況,及時治療。
要強調的是,前往非洲、南美洲以及東南亞等地的游客,要密切關注目的地的疫情現狀,預防因蚊蟲叮咬感染登革熱、瘧疾、奧羅普切熱等傳染病,做好防蚊滅蚊措施。出行期間或返回后出現發熱、皮疹等可疑癥狀,及時就診并告知醫生詳細旅居史。
旅行中,要密切關注身體狀況,做好個人健康監測。如出現發熱、咳嗽、嘔吐、腹瀉等不適癥狀,應停止旅行活動并及時就醫。出入境時,主動向海關工作人員申報健康狀況,配合做好衛生檢疫工作。旅行歸來,也要密切關注自身和家人健康狀況,出現不適要及時就診,并主動告知相關旅居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