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臨近,高三學生小劉的成績出現波動,母親焦急成天嘮叨,結果孩子心生抵觸情緒。網格員請來有著豐富心理咨詢經驗的志愿者上門開導,并給出建議:家長要抱定一顆平常心,做好“配角”。
家住恒大濱河左岸小區的朱大爺,向濱體社區網格員王瑞敏說起,樓上總有吵鬧聲,大半夜還不消停。聽起來,好像是母子倆為了學習成績斗嘴。老人嘆口氣說:“這家的孩子今年高三,眼瞅著要考試了,他和家長肯定壓力很大。”當即,網格員將上述情況上報社區。社區找來從事心理咨詢行業的志愿者提供了上門疏導服務。
網格員、志愿者來到考生小劉的家里,母親趙女士一臉愁容,說快考試了,孩子卻總分心,成績下滑明顯。兒子委屈地說,考前的測試是為了發現問題,成績不重要。為這事,母子倆沒少斗嘴。
當即,志愿者給出了幾點建議:作為考生,要放穩心態、平靜面對即將到來的考試,這樣才更加有利于發揮。在最后的復習時段,要相信自己,不用有太大壓力;作為家長,也要抱定一顆“平常心”,不要過多嘮叨,要給孩子傳遞樂觀、積極、輕松的狀態,這就是最好的支持。經過耐心開導,趙女士恍然大悟地說:“我有時比孩子還緊張,看來適得其反。我也得努力調整狀態,不把焦慮情緒帶給孩子。”
(責編:田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