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子村“農民夜校”講座現場。
“西紅柿摸起來手感硬,色澤不均勻,這是西紅柿斑萎病毒癥狀。要想治好,就要通過誘捕、防蟲網、黃藍粘蟲板,防止病毒、薊馬等在室內外傳播。”近日,清徐縣柳杜鄉成子村組織開展了新一期“農民夜校”課程,邀請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員謝學文博士開設講座,為村民們講授關于農作物病蟲害防治知識,及時解決了農戶蔬菜種植過程中遇到的病蟲害難題。
當天,成子村黨群服務中心的會議室里座無虛席,40多名村民認真聆聽著農作物病蟲害防治知識。“村里以種植葉菜為主,往年收成很不錯,但近兩年生菜、茼蒿、甘藍等蔬菜都出現不同程度的死棵、葉菜減產現象,之前也和村里的種植能手討論過,卻一直不知道問題出在哪兒,這次邀請農科院的老師來指導,才找到了問題所在。”成子村黨支部書記張建敏說。
柳杜鄉成子村地勢平坦,土壤肥沃,蔬菜種植條件得天獨厚。全村共有367戶農戶從事設施蔬菜種植,占全村戶數的71.6%,設施蔬菜種植是成子村的支柱產業。為讓專家講座惠及更多群眾,成子村村“兩委”直接將課程同步搬到了抖音直播間。
同一時間,柳杜鄉南青堆村也在線上進行了“農民夜校”課程聯動。不少村民通過彈幕向專家即時提問,直播間氛圍熱烈非常。“南青堆村種植設施蔬菜的農戶也不少,成子村這堂課對我們村的農戶來說真是一場‘及時雨’啊!”南青堆村黨支部書記吳耀文說。
近年來,柳杜鄉共組建“農民夜校”11個,按照“村民想聽什么就講什么、村民在哪里課程就開展到哪里、村民什么時候有空就什么時候講”的原則,努力將“農民夜校”打造成為村民的理論微課堂和技能加油站。截至目前,11個“農民夜校”已開展各類課程231期,惠及村民上萬人。下一步,各“農民夜校”將邀請更多經驗豐富的專家、創業致富帶頭人為村民們授課,全力打通基層群眾教育培訓的“最后一公里”,為鄉村振興注入新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