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太原新聞網 >> 特別關注

菏澤牡丹綻芳華

十省名城聯動 共揚國色美名——“盛世牡丹耀中國”大型融媒體聯動報道之菏澤篇

來源:太原日報 作者:菏澤日報記者 張嘯 2024年04月16日 06:44

牡丹之都展新顏 張國慶 攝

  春來誰作韶華主,總領群芳是牡丹。

  4月8日,2024世界牡丹大會第33屆菏澤國際牡丹文化旅游節正式開幕。國色牡丹競相綻放,讓4月的菏澤迎來了一年中的最美時光。

  菏澤被譽為中國牡丹之都和戲曲之鄉、書畫之鄉、武術之鄉、民間藝術之鄉。牡丹是菏澤的城市名片。千百年來,世世代代菏澤人民種花愛花、崇花敬花,百姓種花“動以頃計”“若菜蔬然”,菏澤牡丹自古便享有盛譽。

  在菏澤,牡丹不僅可以用來觀賞,還發展了種苗繁育、精深加工等相關的特色產業。多年來,牡丹已經與菏澤這座城市骨肉相依、靈魂相伴,演繹著不一樣的生動與精彩。現代催花、鮮切花、品種選育、無土栽培、太空育種等科學技術的成功應用,為菏澤牡丹發展提供了廣闊天地。現在的菏澤,牡丹名園星羅棋布,牡丹元素俯拾即是,牡丹產業蓬勃發展,牡丹文化沁入血脈……

  “一朵花”與“一座城”在時代創新大潮中不斷書寫著新的傳奇。

  “富民之花”精彩綻放

  2013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到菏澤考察調研,非常關注牡丹產業發展,指出要立足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做好特色文章,實現差異競爭,錯位發展。近年來,菏澤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切囑托,堅持市場化、產業化、國際化等原則,緊緊圍繞打造“特色支柱產業”目標,按照“依托牡丹、延伸牡丹、超越牡丹”發展思路,推動牡丹種植、牡丹加工、牡丹商貿、牡丹文旅深度融合,牡丹產業優勢地位不斷提升,“中國牡丹之都”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不斷增強。

  從明朝時期的土炕“熏花”,到清朝開始十月“下廣”,再到如今設施大棚培育,菏澤的催花牡丹歷史悠久。“菏澤催花牡丹自古有之,近年來成為花農及周邊村民致富的金鑰匙。”中國園藝學會牡丹芍藥分會副會長龐志勇介紹,花農除了在本地培育催花牡丹,還南下廣州、北上北京等異地催花。如今,菏澤催花牡丹從業人員近萬人,催花牡丹占到全國份額的7成以上。

  根入藥、籽榨油、蕊制茶、瓣提露,籽粕做飼料,枝條和葉子做熏香,牡丹全身都是寶。現在,菏澤各類牡丹生產、加工、出口企業達到120余家,開發出牡丹籽油、牡丹茶、牡丹日化品和牡丹生物醫藥類產品260余種,產品遠銷30多個國家和地區。

  菏澤是世界牡丹主產區,擁有豐富的資源優勢和良好的產業基礎。近年來,菏澤在牡丹種植、科技研發、產業加工、品牌打造等方面下足功夫,有力推動了牡丹產業從單一觀賞到“接二連三”融合發展,“富貴之花”已經綻放為“產業之花、富民之花”,十年誕生了我國牡丹產業的十項第一:牡丹籽油成為新資源食品、列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進入國家化妝品原料目錄都是由菏澤推動完成的,全國首個牡丹籽油生產廠家、首個牡丹籽油食品生產許可證、首個萬噸級牡丹籽油生產線、首家以牡丹加工為主業的國家林業龍頭企業、首個牡丹籽油國家糧油行業標準、首個牡丹深加工循環經濟標準體系、首個由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批準的牡丹保健食品均誕生于菏澤。菏澤已成為全球最大的牡丹種植、觀賞、加工基地,2023年牡丹產業總產值108億元,實現了從“一朵花”到“全產業鏈”的精彩綻放。

  蓬勃發展的牡丹產業成為菏澤“后來居上”征程中最靚麗的名片。

  “國民之花”續寫傳奇

  牡丹之美,不僅美在它產業富民,亦美在其國色天香和動人的故事。

  菏澤的牡丹栽種歷史非常悠久,早在隋代,曹州就出了齊魯桓這樣的著名花師,曾為隋煬帝培育出高過樓臺的牡丹花。曹州就是當今的菏澤。唐朝開國功臣徐懋功是曹州人,他將長安御花園的牡丹帶回老家種植,這應該是引進牡丹外來品種比較早的事例。隋唐之后,據說曹州“村村有花園,戶戶養牡丹”,諸多傳說雖然難免夸張,但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人們對牡丹的喜愛。

  歷代吟詠牡丹的詩賦,更是濃墨重彩。據不完全統計,大唐時期,在文學史上有重要地位的名家吟詠牡丹的詩詞約有100多首,宋代則超過1000首,明清文士詠牡丹的詩詞傳世更多,粗略統計達數千首。李白《清平調》里的“云想衣裳花想容”無愧千古名句,明代李夢陽對牡丹情有獨鐘,寫出的牡丹詩連綿成組,開篇便是“自知國色無倫比,放遍群花每后開……”

  遍檢牡丹詩文,“曹州”作為地名頻繁出現。菏澤處于黃河沖積平原,滔滔黃河帶來肥沃的土壤,孕育了國色天香的牡丹花。2011年,牡丹傳說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涵蓋與牡丹相關的民間傳說故事。其中包括了人物傳說、地名傳說、品種傳說和風俗傳說等,保護單位定在菏澤市牡丹區文化館。

  相對而言,菏澤市牡丹產業發展中心的專家更在意牡丹的開發價值,該中心負責人認為,牡丹有實實在在的價值,人們最早對牡丹的認識,正是其藥用價值。1972年,在甘肅省武威市柏樹鄉發現的東漢早期醫簡中,已有用牡丹治療“血瘀病”的處方。醫學經典《神農本草經》稱:“牡丹味苦辛寒……一名鹿韭,一名鼠姑。生山谷。”

  李時珍所著《本草綱目》是這樣解釋牡丹的:“雖結子而根上生苗,故謂之牡丹。”李時珍還對牡丹及其別名作了相應的闡釋:“唐人謂之木芍藥,以其花似芍藥,而宿干似木也。群花品中,以牡丹第一,芍藥第二,故世謂牡丹為花王,芍藥為花相。”

  宋代鄭樵《通志》記載:“古今言木芍藥,是牡丹。”其中的安期生《服煉法》云:“芍藥有二種,有金芍藥,有木芍藥。金者,色白多脂;木者,色紫多脈,此則驗其根也。然牡丹亦有木芍藥之名,其花可愛如芍藥,宿枝如木,故得木芍藥之名。”

  史料記載,中國是牡丹的原產國。歷史上,在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的河谷之中,到處都盛開著野牡丹。明清時期,菏澤已大規模種植牡丹,素有“曹州牡丹甲天下”之稱。

  “明朝以后牡丹的全國種植中心就是菏澤,北京種植的牡丹百分之九十都來自菏澤。”中央民族大學教授蒙曼說,“到了清朝蒲松齡寫《聊齋志異》的年代,曹州的牡丹已經非常有名,可以拿出自己獨有的品種來反哺洛陽,這就是當年曹州牡丹的威風。”

  名花遇到名家,便留下許多佳話。今天,菏澤牡丹同樣擁有極為特殊的地位。北京景山公園、圓明園、奧林匹克公園等地都種植了來自菏澤的牡丹。2017年5月“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期間,2400余盆菏澤牡丹綻放天安門廣場;2019年4月“國色天香-紫禁城里賞牡丹”菏澤牡丹主題展在故宮舉行,1.5萬盆牡丹、2.6萬枝鮮切花及牡丹衍生品、牡丹文創產品與海內外游客見面;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上,菏澤反季節催花牡丹亮相國家奧林匹克體育中心……

  菏澤牡丹以其花大、型美、色艷、香濃著稱于世。1999年,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菏澤牡丹獲得111個牡丹獎項中的81個。2012年3月16日,經申報、考察、評審,中國花卉協會正式授予菏澤市“中國牡丹之都”。如今的菏澤,僅觀賞牡丹就有9大色系、10大花型、1280個品種,每年谷雨前后萬花齊放,令人如癡如醉。

  “開放之花”綻放世界

  花開九州醉,香邀四海賓。

  4月9日至10日,全國黨媒短視頻助力鄉村振興研討會暨百家黨媒看菏澤活動在菏澤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百家黨媒“大咖”齊聚“中國牡丹之都”,聆聽菏澤“后來居上”新征程中的生動故事,感受菏澤獨特魅力。活動期間,全國各地的媒體精英用鏡頭記錄美好瞬間、定格精彩畫面,用更多“沾泥土、帶露珠、冒熱氣”的短視頻,幫助菏澤講好鄉村振興故事。

  世人皆愛牡丹,因其深厚的文化內涵和精神品質。花開時節,曹州牡丹園內各色牡丹爭奇斗艷,牡丹IP“丹萌萌”花樣出新,3D版漢服九色系“丹萌萌”向各地游客推介菏澤牡丹。設計師溫永華介紹,他所定位的“丹萌萌”,不僅是一位可愛美麗的吉祥物,更是牡丹文化的傳承者和推廣者,他希望“丹萌萌”以靈動的姿態、親和的形象深入人心,讓牡丹之美綻放在每一個人心中。

  在菏澤,一朵牡丹如何開出眾多“新花樣”?嬌艷怒放的牡丹以最美姿態迎接八方來賓,當海內外游客聚焦菏澤賞花之時,以牡丹元素為核心、經過精深加工而形成的全產業鏈條,也在驚艷著世人。花可賞、根入藥、籽榨油、蕊制茶、瓣提露……在菏澤堯舜牡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龍池牡丹有限公司,與會嘉賓看到了琳瑯滿目的牡丹深加工產品。

  4月9日下午,與會嘉賓在巨野縣書畫院看到了工筆牡丹畫,這些作品全部由農民畫師創作,多次亮相上合青島峰會、上海進博會等重大外交場合。

  全國10張工筆牡丹畫,8張出自巨野。巨野工筆牡丹畫不僅在國內占據80%的市場,還在國際文化交流舞臺上頻頻亮相。目前,巨野工筆牡丹畫作品遠銷40多個國家和地區。巨野縣是中國文聯命名的全國唯一中國農民繪畫之鄉,目前全縣有中國美協會員24人,去年創作繪畫作品120余萬幅,年綜合產值超過20億元。

  白天賞牡丹,晚上游古城。一日之內,領略花韻和古城風情,讓心靈得到雙重滋養。9日晚,在鄆城水滸好漢城景區,與會嘉賓不僅看到北方傳統四合院和浙派、徽派的古代建筑薈萃,還身穿漢服,穿越古今,欣賞到“水滸點將馬戰”“燕青打擂”“好漢鬧花魁”等水滸互動劇;感受水滸英歌舞,宋江武校大刀隊、狗娃藝術團武術展演以及中國雜技等非遺節目的精彩魅力。絢麗奪目的非遺打鐵花和激情起舞的篝火狂歡,更是引得與會嘉賓嘖嘖稱奇。

  在菏澤鄉村,也是處處充滿生機與活力。近年來,農村電商蓬勃發展,淘寶村、淘寶鎮數量均居全國地級市首位,帶動57萬群眾增收致富。曹縣是全國第二大電商村集群,去年表演服、漢服銷售額分別占全國的80%、40%。龍年伊始,身著馬面裙的女士,在各景點、博物館、潮流地打卡,成為街頭一道新的風景線。“新春戰袍”馬面裙火爆出圈,2024年一季度,曹縣漢服銷售額達到19.8億元,其中,馬面裙網絡銷售額為8.87億元。

  以花會友、以花興城,是千萬菏澤人民的共同文化自覺和熱切期盼。伴隨著牡丹花開,菏澤在延續“節會融合、一體謀劃”基礎上,首次將世界牡丹大會與菏澤國際牡丹文化旅游節啟動儀式一體舉辦,將牡丹與文化、經濟、社會、生態互動融合,推動這座城市綻放出璀璨光芒、煥發無限活力。

  今年菏澤首次在日本島根縣、江蘇常熟市設立分會場,首次提出“四月看牡丹、五月賞芍藥”,進一步豐富牡丹節會的內涵和外延。按照大眾化、市場化、產業化、人文化、國際化“五化并舉”辦會思路,統籌謀劃、改革創新,努力將2024世界牡丹大會辦出特色、辦出形象、辦出成效。

  來菏澤,一起傾聽盛世牡丹綻放的聲音,感受一朵花與一座城的千古傳奇。

(責編:張杰)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溪县| 永清县| 晋宁县| 锦州市| 增城市| 正安县| 大化| 吐鲁番市| 广元市| 海丰县| 平顶山市| 蓬莱市| 浙江省| 轮台县| 新沂市| 门头沟区| 阜南县| 六枝特区| 浙江省| 肇源县| 信阳市| 广州市| 亚东县| 西昌市| 永顺县| 余江县| 北票市| 石河子市| 玉门市| 汉川市| 顺义区| 义乌市| 尼勒克县| 临漳县| 三台县| 西畴县| 七台河市| 樟树市| 芦山县| 莎车县| 墨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