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太原新聞網 >> 太原新聞

陽曲縣精準發力讓社區工作者有奔頭

來源:太原日報 作者:李杰華 2024年04月18日 08:10

  社區工作者是基層治理的骨干力量,是推動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人才智力支撐。一段時期,陽曲縣社區工作者隊伍存在流動性大、專業化程度低、服務不夠高效等問題。針對問題,該縣聚焦“選、育、管、用”關鍵環節精準發力,答好“四道題”,讓社區工作者進的優、留的住、有奔頭。

  著眼人從哪里來——通過“定期招聘+雙向融合”,涵養人才隊伍“蓄水池”。陽曲縣組織部門對社區緊缺的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黨員、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等給予加權賦分,鼓勵其競聘社區工作者,暢通社區工作者與網格員隊伍雙向融合渠道,注重從符合條件的優秀全科網格員中選聘社區工作者。陽曲縣12個城市社區共有社區工作者119名,2023年通過定期招聘、周轉調劑等方式,更換補充社區工作者24人(“兩委”干部3人,專職社工21人)占比20%,其中,面向社會招聘17人,占比14%,從社區網格員隊伍中遴選7人,占比6%。有效緩解了社區工作者隊伍流動性較大、招聘成本較高、崗位空缺周期較長等問題。

  著眼如何有奔頭——做好“遞進培養+待遇激勵”,打破成長晉升“天花板”。該縣充分依托有關政策,通過選拔、招錄、推薦、培訓等方式途徑,把優秀社區工作者培養成“兩委”干部,把優秀“兩委”干部培養成社區黨組織書記,著力暢通社區工作者進入公務員和事業編制隊伍渠道,有效破除社區工作者成長晉升的“天花板”。上一輪換屆以來,有7名社區工作者成功競選“兩委”干部,3名社區工作者被聘為社區黨組織書記,17名社區工作者考入公務員和事業編制隊伍。支持社區工作者參加全國社會工作者職業資格考試,對考取中級社工師資格證三年以上并一直從事社區工作的社區工作者,兌現發放10000元獎勵。目前,有35人獲取初級社會工作者職業資格,12人獲取中級工作者職業資格。

  著眼怎樣高素質——推行“導師幫帶+精準培訓”,擰開素質提升“動力閥”。目前,該縣已建立“八老人才”儲備庫(老黨員、老干部、老代表、老委員、老政法、老教師、老軍人、老警察),挑選一批政治堅定、能力過硬、作風優良、嚴于律己,有豐富基層工作經驗的老書記作為幫帶導師,開設3個名書記工作室,每月圍繞高質量發展、社區治理、服務群眾等為周邊社區工作者登臺授課,定期舉辦“社區書記論壇”等,以老帶新、包聯結對,在老書記的幫帶下,社區工作者很快進入角色、發揮作用,南坡街社區“愛心工作法”、新安東街社區“360工作法”、首邑北路社區“1445工作法”等一批優秀實踐案例先后涌現。將社區工作者納入縣鄉兩級基層干部教育培訓總體規劃,量身打造“多點多維一體化培訓提升體系”,每個社區每月上報并開展5期培訓活動,截至目前,共開展各類培訓活動1380期,培養造就了一支“社區工作精英”,持續為社區治理賦能提質。

  著眼怎么優服務——采用“設崗定責+考核評估”,用好基層治理“磨刀石”。該縣通過充分調研,精準安排社區工作者擔任城市網格長,在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開設“一站式受理”窗口,由社區工作者輪流值崗,推行“一口式受理、全科式服務”“一次接單,全程負責”“全科社工”的服務規范模式,保障足夠數量的社區工作者,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去服務居民。出臺社區綜合績效考核實施辦法,將社區工作者全面納入考核范圍,組建4支考核隊伍,每季度末常態化深入各包聯社區,緊盯46項工作內容逐項進行實地考核,考核結果作為社區工作者續聘解聘、獎勵懲戒和調整崗位的依據。2023年共評選優秀社區工作者24人,提醒教育、公開通報、警示談話8人。去年以來,該縣社區工作者排查基層矛盾糾紛684件,完成處置684件,處置率達100%,基本實現了“小事不出網格,中事不出社區,大事不出縣城”,基層服務水平和治理效能得到顯著提升。

(責編:田洲)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和县| 错那县| 灵武市| 张家口市| 龙南县| 汝州市| 扶余县| 德格县| 九龙城区| 孝感市| 洛扎县| 皋兰县| 霍城县| 衡水市| 沿河| 霍林郭勒市| 巴南区| 博白县| 新乡市| 慈溪市| 车致| 和田县| 高密市| 张家港市| 甘南县| 五华县| 修武县| 城固县| 洪洞县| 揭东县| 大英县| 宁夏| 和田市| 玉林市| 伊宁县| 时尚| 玉树县| 驻马店市| 合阳县| 望城县| 怀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