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太原新聞網 >> 今日聚焦

硬核“智”造 圍護智能制造基地以“新”提“質”見聞

來源:太原日報 作者:梁 丹 2024年04月24日 07:21

  機器隆隆,一排排制作好的夾芯板整齊排列,格外亮眼。不遠處,操作人員眼睛緊盯智能化設備顯示屏上的數字,手指時不時地調整著設備參數,精準地把控著每一道生產工序。在工人的操控下,一張張金屬巖棉夾芯板從生產線上魚貫而出……連日來,金谷路的山西建筑產業現代化瀟河園區,占地面積3.2萬平方米的高端金屬圍護結構智能制造基地內呈現出一派熱火朝天的忙碌景象。數條自動智能化生產線馬力全開,工人們穿梭于各個設備之間,鉚足干勁,加班加點忙生產、趕訂單。

  去年投產以來,該基地通過科技創新有效轉化為新質生產力,為省內外裝配式鋼結構全產業鏈提供優質的建筑圍護產品。時至近日,該基地已成為我省鋼結構建筑“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打出的一張“有力王牌”。日前,記者專程走進這個省內首個高端金屬圍護智能制造基地,探尋“建筑高端圍護產品”的新生故事。

  解碼“新”生產

  高端金屬圍護結構主要指大型鋼結構主體建筑的金屬屋面、墻面、檐口等建筑外圍的組成部分,是現代建筑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金屬圍護與鋼結構行業關聯度較高,互為配套。時下,鋼結構建筑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為建筑金屬圍護行業提供了較大的市場潛力。

  作為我省推動建筑產業現代化的重要載體,瀟河建筑產業公司全力構建集鋼結構研發、設計、制造、施工、檢測、運維于一體的“REMPC”全產業鏈運營模式,打響了“山西智造”品牌。為搶占建筑業高端金屬圍護系統市場先機,強化裝配式鋼結構“全產業鏈”業務核心市場競爭力,該公司向下延伸產業鏈,高起點、高標準投資建設了這個高端金屬圍護結構智能制造基地。

  走進瀟河園區南端的高端金屬圍護結構智能制造基地,隨處可見一排排安裝就位、排列整齊、整潔嶄新的智能制造設備。基地總投資1.16億元,擁有多臺國內外先進設備,配備了國內領先的自動化巖棉/聚氨酯復合板生產線,以及裝配式集裝箱房屋生產線。

  “生產線是集機加工、自動化、液壓、電控、溫控、氣動及化工等多項技術于一體的全自動復合生產線,主要用于不同厚度及寬度的巖棉復合板、三明治板、玻璃絲棉板及聚氨酯冷庫板等新型‘綠色’建筑圍護墻板的生產。”基地圍護結構事業部負責人劉利華介紹,自去年初投產以來,基地生產的圍護結構產品已經應用于晶科能源、太原武宿機場改擴建工程、晉杰特種電纜等多項重大轉型項目建設中。“目前,基地還有多個項目生產任務,其中屋面系統近20萬平方米,墻面系統近30萬平方米。所有生產線都開足馬力,工人們也加班加點,確保訂單如期交付。”

  搶占“質”高點

  在業界,高端金屬圍護結構智能制造基地憑借領先的技術實力、穩定的生產能力以及與智能化標準的高度符合,產品正迅速占領市場,以新質生產力賦能傳統建筑業轉型升級。

  “基地擁有先進的技術體系,可高質量完成各類圍護節點的深化設計、板材排版設計等。”基地圍護結構事業部技術負責人馬晉魯告訴記者,基地的XHR70屋面系統、XHR95以及XHW夾芯板系統均通過了不同等級的FM認證,認證內容包括抗風、抗火及防踩踏等,可滿足各類項目要求。產品通過了歐盟CE認證,完全滿足出口歐盟的嚴苛要求,在大型項目或國際項目中有良好的競爭優勢。基地通過對REVIT軟件的深度二次開發,可實現智能排版、下料等功能,最大限度地滿足設計及生產要求,形成了“設計—生產—安裝”一體化的全方位服務流程。

  科技創新能夠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作為我省從事裝配式鋼結構建筑領域的專業企業,瀟河建筑產業公司形成了鋼結構+高端金屬圍護結構“全產業鏈”發展格局。

(責編:田洲)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浦区| 喜德县| 南开区| 定安县| 铁岭县| 西青区| 赞皇县| 陇南市| 山丹县| 黄陵县| 德格县| 乌拉特后旗| 合江县| 饶阳县| 苍山县| 南江县| 宜宾县| 洞口县| 上蔡县| 彭州市| 芦山县| 彭州市| 高碑店市| 忻州市| 古蔺县| 门源| 德保县| 沅陵县| 兰坪| 安溪县| 巴中市| 林西县| 安徽省| 咸丰县| 东山县| 新河县| 崇文区| 大厂| 理塘县| 肇东市| 翁牛特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