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春暖花開好時節,踏青出游的人也漸漸多起來,公園、郊外人頭攢動,花海盛開。
然而,對于一部分人來說,春季也意味著過敏季節的到來。過敏癥狀包括鼻塞、喉嚨痛、頭痛、咳嗽、皮膚過敏瘙癢等,這些癥狀不僅影響了人們的身體健康,也影響了他們的日常生活。
花粉過敏:易出現過敏性鼻炎癥狀
春風拂面,除了花香醉人,還有花粉擾人。花粉是附著在植物雄蕊上的細小粉末,根據傳播方式的不同可分為風媒花粉和蟲媒花粉兩類。
蟲媒花的花粉大而重,依靠昆蟲傳播,通常不會引起花粉過敏。風媒花則依靠風來傳播花粉,它們的花粉體積小、產量大,花粉重量輕、易飄散,是引起花粉過敏的主要來源。
花粉中含有豐富的多糖、脂肪、蛋白等成分,是一種重要的致敏物質,所以部分敏感人群經皮膚接觸或呼吸道吸入花粉后,機體可產生免疫球蛋白E抗體(IgE)。
適量的IgE有利于清除過敏抗原。問題是,敏感人群在初次接觸花粉后,體內會產生過量的IgE抗體。過剩的IgE抗體存留在體內,并與體內的免疫細胞結合,使人體處于對該花粉過敏原的致敏狀態。
當再次接觸該花粉時,人體會釋放出與過敏反應相關的生物活性物質,引起局部平滑肌痙攣、微血管擴張等反應,引起鼻癢、發作性噴嚏、大量清水樣鼻涕和鼻塞等過敏性鼻炎的癥狀。
若空氣中花粉濃度較高,花粉可能會沉積在下呼吸道,導致發作性喘息、咳嗽、胸悶等過敏性哮喘的癥狀。面部等皮膚過敏時,皮膚表面可出現紅斑、丘疹、風團等,還會伴有劇烈的皮膚瘙癢。眼部過敏表現為花粉過敏性結膜炎,出現眼睛發癢、眼瞼水腫,也可能出現水樣或黏液膿性分泌物。
光過敏:不注意防曬易誘發或加重皮炎
除花粉過敏外,春季還易發另一種光敏性皮膚病——春季皮炎。致病的主要原因是皮膚對陽光中的紫外線過敏。一年四季中,冬季陽光的紫外線含量最低,到了春季,紫外線含量驟然升高,如果一下難以適應,即可引起皮膚損傷而發生皮炎。春天是踏青旅游的旺季,如果不注意防曬,則更易誘發或加重皮炎。
統計顯示,人群中約有30%的人會對紫外線過敏。吃了含有光敏性物質的食物,比如菠菜、薺菜、芹菜、萵苣等,照射紫外線后更容易出現皮膚紅腫、發癢等情況。因此,含有光敏性物質的食物最好選在晚上吃。本來就有過敏體質的人,更應避免吃這些食物。
此外,春季不少人還易發作過敏性皮炎,出現干燥、紅斑、丘疹、脫皮、瘙癢等情況。
春季皮膚易發生過敏,既有內在原因,也有外在原因。內因主要是因為春天忽冷忽熱、乍暖還寒,皮脂腺和汗腺分泌不平衡,導致皮膚較為敏感,一旦遇到刺激性因素,極易產生變化。外因則由于花粉在空氣中飄散,是引起春季過敏的重要因素。此外,還有風沙、螨蟲等多重因素均易引起過敏。
四招有效防過敏
過敏是人體免疫系統對外來物質產生的過度敏感,是一種變態反應性疾病。發生過敏有兩個因素,一是本身就是過敏體質,二是接觸了過敏原。在此提醒過敏體質的朋友們,在春季花粉釋放高峰期出游,應注意以下幾點:
1.避免接觸過敏原
對于易感人群而言,避免在室外長時間逗留。外出時做好防曬措施,在花粉季節出門要戴口罩、眼鏡、帽子,穿戴長袖的衣物,減少接觸花粉、日曬和風吹的幾率。在花粉釋放高峰期,盡量減少外出,不要去公園、郊野等花草樹木多的地方,盡可能減少花粉的吸入量。
2.注意生活習慣
陽光暴曬衣物、被褥有消毒的作用,但在晾曬時要注意不要被花粉、粉塵污染,否則反而會導致過敏。做好皮膚清潔工作,春天多風沙,這些灰塵與分泌的皮脂相混合,易造成皮膚粗糙,故應使用溫和的洗面奶及柔膚水,保持皮膚清潔。
3.科學飲食
若過敏是食物引起的,應忌吃相應食物。常見的容易導致過敏的食物包括芒果、菠蘿、荔枝、春筍、魚蝦蟹等,會使皮膚過敏癥狀加重,應酌情控制攝入。
水果蔬菜中含有豐富的抗氧化物質,如維生素C、維生素E和β-胡蘿卜素等,充足的水果蔬菜攝入可以降低過敏反應的發生幾率。
減少雞蛋及牛羊肉等肉制品食物的蛋白質攝入量。飲食中過多攝入雞蛋、肉制品等高蛋白、高熱量的食物,會導致體內抗體生成亢進,當接觸花粉、紫外線等過敏原時,更容易出現過敏反應。
4.適時運動
適量運動可以提高機體免疫力,但最好選擇清晨或雨后室外紫外線及花粉濃度較低的時間段進行鍛煉。(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 黃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