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心、嘔吐還腹瀉……隨著氣溫逐漸走高,近期不少孩子出現這樣的癥狀,經過檢查被確診感染了諾如病毒。5月9日,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出健康提示,近期諾如病毒高發,家長和老師要提高警惕,注意預防。
“上吐下瀉”很多人會以為自己是“食物中毒”或“胃腸型感冒”,但其實出現這些癥狀,可能是感染了諾如病毒。諾如病毒是一種腸道病毒,感染性極強,全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引起胃腸道炎癥,表現為惡心、嘔吐、腹痛、腹瀉、腹部痙攣等胃腸炎癥狀,以及頭痛、發熱、寒戰、肌肉疼痛等病毒感染的全身中毒癥狀,嚴重時可因腹瀉脫水致死。
諾如病毒傳染性強,所有人群均易感。病人發病前至康復后2周,均可在糞便中檢測到諾如病毒,排毒高峰在發病后2至5天,持續約2至3周。食用或飲用被諾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觸摸被諾如病毒污染的物體或表面,然后將手指放入口中;接觸過諾如病毒感染患者,如照顧患者、與患者分享食物或共用餐具,都可能感染諾如病毒。
成人感染諾如病毒,以腹瀉居多,兒童則主要是嘔吐。諾如病毒沒有特效藥,也沒有疫苗可以預防,不過它是一種自限性疾病,一般2到3天就會慢慢好轉,自行恢復。小朋友和老人等體弱群體,一旦被諾如“纏上”,一定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因為可能因為脫水而發生危險。成人出現少尿、口干、咽干,站立時感覺頭暈目眩;幼兒前囟門和眼窩凹陷,只聽見哭聲不見淚水,異常瞌睡或煩躁……這些都代表可能是脫水了,一定要立刻送醫就診。
對于諾如病毒的預防,專家提醒:盡量少去人群聚集的地方,減少交叉感染;如不得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建議戴口罩,注意手衛生,別到處亂摸亂碰;提倡健康飲食,盡量不吃生鮮未煮的食品,不喝未經煮沸的自來水;腹瀉期間,建議停止進食高脂肪和難消化的食物,以清淡飲食為主,避免生冷、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嚴把“病從口入”關,餐具、玩具要做好消毒,進食前和排便后要養成洗手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