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太原新聞網 >> 綜合新聞

營盤街道:“三鏈”工作法“聯結”分散型社區治理新脈絡

來源:太原日報 作者:王丹 2024年05月23日 00:17

  小店區營盤街道有295個小區,其中不少居民不足百戶。這些“袖珍小區”布局分散,且建成年代早、規模小、住戶少,導致了資源分散難統籌等治理問題。針對分散的小區結構和多元的居民需求,街道黨工委進一步夯實黨建引領作用,積極探索出更加契合實際的“三鏈”治理工作法,通過深挖資源形成共建共治合力,逐一破解小區治理難題。

  搭建樓棟治理鏈 末端聚能增添新“棟”力

  街道根據黨員人數、樓棟分布、群眾人數,建立“1+N”黨員聯系群眾機制,即選出一名熱情且精力充沛的樓棟內黨員負責聯系群眾,架起黨群“連心橋”。建立“樓棟黨員提案”制度,實現一事一策、一樓一措施,利用微信群及時聽取和收集居民反饋的問題,采取“現場解決+上門解決”的方式,及時回應居民關切,幫助居民解決困難。

  街道充分挖掘樓棟資源,推行“五在”樓棟工作法,即“政策宣傳在樓棟、信息收集在樓棟、問題發現在樓棟、環境治理在樓棟、暖心服務在樓棟”,并按照“資源整合、共建共享”原則,挖掘樓棟“環保達人”“矛盾調解熱心人”等多種力量參與樓棟治理,結合日常各類志愿服務、文化活動等積極建立活力樓棟,使樓棟之間由”陌鄰“變”睦鄰“,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新格局,有力提升基層治理水平和服務效能。

  描繪網格治理鏈 條塊協同提高治理效能

  針對物業管理缺失的小區,根據不少社區存在“網格大、小區小”的情況,以網格為基準,整合各類工作內容和多種力量機制到小區,達到“塊塊”網格調度“條線”小區,“條線”小區支援“塊塊”網格的條塊協同局面,按照“黨員牽頭管、民主協商管、聯手共建管”原則,實現院落“微治理”。

  同時,建立完善“社區黨委+網格(小區)黨支部+黨員中心戶+居民”四級管理組織架構體系,聚焦多元主體,通過黨員干部“亮身份”,片區民警力量“下沉”等方式,推行“社區黨委+網格+警格+民生事項”融合治理模式,讓各方力量助力網格,實行網格日常巡查、特殊群體常走訪,常態化開展民意收集、治安巡查、矛盾調解等工作,讓問題“發現在早、研判在先、協調在前、化解及時”。

  串起社區治理鏈 多元共治破解民生難題

  為有效解決小區布局分散、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街道依托“十五分鐘便民生活圈”,進一步深化“居民自治+社會參與”理念,聯動共建單位、周邊居民區、各商戶,整合優化資源,成立常態化、制度化、規范化的志愿服務團隊,通過開展平安巡邏、文明宣傳、環保科普、反詐宣傳等一系列活動,發動廣大居民自覺維護公共空間。

  街道在提升“硬件”的同時,還不斷進行“軟件”升級。以物業服務的提質增效為切入點,定期組織各小區物業、業委會、黨員代表、居民代表召開議事會,研判商議日常發現的物業管理問題以及需求,大家交流后提出針對性建議,在治理樓道堆放雜物、電動車違規入戶等方面均有成效,促進了物業管理水平不斷提升。

(責編:田洲)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贡区| 和龙市| 寻乌县| 广东省| 东阿县| 铜鼓县| 黔东| 阳原县| 宝山区| 吐鲁番市| 石林| 潜山县| 吉隆县| 文成县| 紫阳县| 睢宁县| 静安区| 平原县| 郁南县| 丁青县| 积石山| 华池县| 台北县| 潞西市| 锦屏县| 万源市| 江安县| 阿拉善盟| 池州市| 米易县| 攀枝花市| 新绛县| 宁化县| 柘城县| 香港 | 陆丰市| 青阳县| 瓮安县| 岐山县| 万宁市| 美姑县|